图解长上下影线在超短线中的惊人价值

拾荒网 买股 1.3K+
           

系统的价值:“长上下影线”在超短线过程中同样适用。(见图3-17至图3-19)






 

透过日线或者周线的具体品种的研究,我们理解了“长上下影线”在不同阶段的意义,明白了其实战的操作策略。

其实这对更短或更长周期也一样有意义。更长周期的K线图跟周线类似,研究的价值跟周线类似,这里就不再阐述了;更短周期的K线图则具有跟日线与周线完全不一样的价值。我们放到盘中去运用这“长上下影线”带来的机会与风险,比如就放到五分钟为周期的K线图上。

目前国内一天交易时间是4个小时,一天就有48个5分钟,在五分钟图上就形成了48根K线组成的波动图,48根K线若放到日线上周线上,其跨度已经不小,完全可以构成一个大的起落。因此,在5分钟周期的波动图中,一天时间就可以完成一个大的起落,这等于就是浓缩版的世界。

虽然是浓缩,波动也更容易受到“操纵”,但在一些较大盘的品种身上,如宝钢股份等,其依然具有相当的参考价值的。另外,就算是放在小盘身上,由于“操纵”不可能达到无时无刻的地步,但很多时候,其5分钟周期的波动图也依然是具有相当的价值。

“长上下影线”在不同环境下的运用方法,一旦放到超短线上来,我们就会发现,其价值有时候简直是不可估量。尤其是在做一些可以“T+0”的交易品种身上,如权证品种等。

在具体超短线运用的过程中,充分理解并掌握好“长上下影线”的运用后,就可以非常从容地去面对一些波动了,毕竟那些波动背后的含义,其实我们一早就已经研究探讨过了,这就是系统带来的价值:不论放在哪里,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

四、温故知新

(1)对于“长上下影线”经典的分析是错误的。要看透实质的关键

一是要看清楚当下的大环境,

二是要看清楚能量的流动实质。其蕴涵的意义大小跟流通盘大小、可操纵性等成正比。

(2)对单日K线别太较真。十种正确的带“长上下影”的K线可以解读为:

①带长上影的小阳线。(多方试探性上攻但被空方反扑收获有限,最终仅以微弱优势取得胜利)

②带长上影的中阳线。(多方试探性上攻,虽然被空方反扑较为厉害,但多方整体依然取得一定优势获得最后胜利)

③带长上影的小阴线。(多方试探上攻,但被空方反扑较为厉害,多方无功而返,最终空方反而以微弱优势取得了最后胜利)

④带长上影的中大阴线。(多放试探上攻,但被空方猛烈反扑,多方最后不仅无功而返,而且还节节败退,最终空方以占据明显或绝对优势取得胜利)

⑤带长上影的十字星。(虽然多空双方最终打成平手,但多方在这过程中上探的空间较大)

⑥带长下影的小阴线。(空方试探性出击,但多方反攻收获有限,最终仅以微弱优势取得胜利)

⑦带长下影的中阴线。(空方试探性出击,虽然被多方反攻较为凶悍,但空方整体依然取得一定优势取得最后胜利)

⑧带长下影的小阳线。(空方试探性出击,受到多方积极反攻,空方无功而返,最终多方以微弱优势取得了最后胜利)

⑨带长下影的中大阳线。(空方试探性出击,受到多方猛烈反攻,空方不仅无功而返,而且还节节败退,最终多方以占据明显或绝对优势取得胜利)

⑩带长下影的十字星。(虽然多空双方最终打成平手,但空方在这过程中下杀的空间较大)

(3)两大环境中:上升阶段与下跌阶段,10种K线要懂得区别对待。

只要具备长上影线这个条件,其对未来都具有比较大的向上牵引力,只不过在上涨阶段中表现更为激烈突出罢了,下跌阶段中则演变成下跌浪中的反弹而已。

只要具备长下影线这个条件,其对未来都具有比较大的向下牵引力,只不过在下跌阶段中表现更为激烈突出罢了,上涨阶段中则演变成上升浪中的调整而已。

(4)上升阶段中,如何判断“长上影线的K线”带来机会的“短”与“长”?必须看两大环节:第一,长上影K线出现前的K线状态。第二,长上影K线本身的状况。这两大环节是相互影响相互抗衡的,只有两大环节的方向都较为一致的时候,短期机会概率才是最大的,否则更多的都可能是中期机会。

总的来说:

①第一环节一旦确立为攻击形态,除非第二环节处于能量大逆转(即比较大的负能量)的状况,否则,更多的都是短期机会。

②第一环节一旦确立为整理形态,除非第二环节处于能量充足(即比较大的正能量)的状况,否则,更多的都是中期机会。

(5)在上升阶段中,“带长下影线”的三点注意:第一,“带长下影线”一旦出现,短期进入震荡整理概率大。第二,密切留意“长下影线”最低点的支撑力度。第三,观察成交量是否有效放大。

(6)理解下跌阶段中“长下影线”的两大抗衡因素:

第一,实体本身。第二,成交量。

在下跌状态过程中,我们可以这样认定,只要成交量有效放大,不管“长下影线”与“实体”处于什么状态,最终的结果都更多的是缓和概率大。

当然,不管“实体”与“成交量”如何,在这里,我们需要切记的是:“形态第一,成交量第二”原则;以及在下跌阶段中,“长下影线”的最低点往往都不会是最低点,市场最终必然会将其冲破。

(7)五个要点去理解下跌阶段中的“长上影线”:

①更多是强弩之末的味道。

②“长上影线”并不多见。

③“长上影线”的最高点难以突破。

④“实体”与“成交量”遵循原则跟“长下影线”类似。

⑤“长上影线”预示反弹结束延续下跌。

(8)系统的价值:“长上下影线”在超短线过程中同样适用。在具体超短线运用的过程中,充分理解并掌握好“长上下影线”的运用后,就可以非常从容地去面对一些波动了,毕竟那些波动背后的含义,其实我们一早就已经研究探讨过了,这就是系统带来的价值:不论放在哪里,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

(9)“长上影线”或“长下影线”,在不同的环境下:“上涨阶段”或“下跌阶段”各有各精彩,各有各特色,做股票如果要做好,其实就是要把这些细节把握好。在K线中,虽然这两种形态仅仅是其中两种而已,但透过这两种形态,我们已经可以窥一斑而知全貌。要抓住主要矛盾,“长上影线”与“长下影线”在我看来,其实就是K线众多形态的主要矛盾了。如果再结合“形态”一书的内容进行综合,那就更完美了,学习就是要学会综合。拾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