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讲底部之前,要先明确一个知识点,就是底和低点的区别。阶段性低点指的是某个价位,它是一个空间位置,而底部是一种形态,它指的是一个区间。
所以,确认一个底部,需要三个步骤。第一步,左侧雏形,第二步,中部调整,第三步,右侧确认。
这套方法包括三步,预判,调整,确认,文中交叉讲讲指数阶段性见底(企稳)的常见形式以及各自的要点。
当指数将要阶段性回调的时候,首先根据指数过往走势判断出个将要回调到的可能性位置,然后观察指数在这个位置的走势,看是否有企稳的动作或预期,最后根据几种底部形态的各自确认要点,判断出指数是否阶段性见底。
先来第一个,预判
这里的预判不是全凭主观臆测,是根据指数历史运行的轨迹,找到一个的观察辅助点,进而将这个点作为锚点。
指数在回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锚点,都是理论上的企稳位,记住,只是理论上的。这个理论上的企稳位置,就是观察指数筑底形态的左侧雏形。然后才能观察指数在这些位置是如何运行的,最后才知道是否筑底企稳了。
判断指数在什么位置否有企稳预期,主要包括四步:
1、看指数整体的趋势
按照指数阶段性回调前的上升、下降和震荡三种趋势罗列一下:
假如指数之前处于上升趋势,如果指数要回调,回调到哪里最可能企稳,答案是趋势通道的下轨,那这个下轨就是锚点。
这个趋势可以是技术指标中的平行通道趋势线,也可以是均线理论中的对条均线,两者也可以共振叠加。如果是指数按照均线平稳运行,那回调到均线的位置自然就有企稳预期。总之,要找到更贴近指数趋势的锚点。
假如指数之前处于震荡趋势,如果指数要回调,那回调到箱体震荡的下轨位置就有企稳预期,那这个箱体下轨的支撑就是锚点。
假如指数之前处于下降趋势,如果指数要回调,那回调到下跌趋势线的下轨就有企稳预期,那这个下轨就是锚点。
前面讲的三种都是理想的状态,当然也有一些非理性的情况出现,指数跌破趋势线,跌破平台支撑,要想知道指数在哪里企稳,就需要继续向前找技术支撑位。
技术支撑位也有一定的标准,如果股价在某个位置区间震荡时间较长,那么这个位置可以视作股价后期回落的潜在支撑位。相反,如果股价震荡的时间非常短,那这个位置的支撑效果就差一些。这些都是心理因素决定的。
还有一个注意事项,如论指数处于上升趋势还是下降趋势,在指数回调过程中,当指数调整到对应的趋势线下轨,都应该立即反弹。如果指数没有立即反弹,很可能会在当时改变此前的趋势,那这个位置的企稳可能性就大大降低了。
这就是所谓的该涨不涨,或叫做盘久必跌。但如果指数处于震荡趋势,则没有这种强制性的要求。
例如,2017年5月至2017年11月,通过前面两个箭头确立一条趋势线,当指数在第三箭头处回踩时,都是迅速反弹,完美按照趋势运行。
但指数在第四次回踩时,反弹却显得非常犹豫,单针回踩一次后又迅速了一次回踩,这就是走弱的征兆。随后指数反弹一周多而后再次回踩,第五次回踩就显得更加弱势了,最后,上证指数在当时阶段性见顶了。
2、看前面参考支撑位
支撑位平台参考在上文的趋势中有提到,这里主要是指一些无序的状态,或者上述支撑无效的状态,然后继续寻找指数在前期的阶段性平台,当做支撑位。
例如,上证指数在2015年股灾2.0的时候,当时虽然有年线和前期平台的支撑,但这些支撑在恐慌情绪面前毫无抵抗力,跌破以后只得继续寻找潜在的支撑位。然后才找到指数在14年12月构筑的一个小平台,最终在这里企稳。
这里一定要注意,不要把指数回落的预期锚点,当做指数真正的底部。这些锚点只是个潜在支撑位,这种支撑位可能会说破就破,所以千万不要犯给下跌趋势安装底部的错误。
在指数回落过程中,在某些锚点如果收出标志性的超短K线组合,例如单针探底或者看涨吞没,可以当做潜在确认信号。
但也有另一种情况出现,在指数在回落过程中并未没有明显见底K线信号。例如2016年5月,红色箭头处,指数两根沿线回落后,当时已经跌破上一个平台支撑线,而距离下一条支撑线又较远,整体悬在半空中。
遇到这种情况,即便有锚点,但还是无法确认是否见底,所以只能继续等待其他信号。
3、看短线K线波动
看指数短线的K线波动,主要是确认指数在锚点企稳的预期大不大。
在指数到达预期的锚点后,剩下就看指数是否收出常见的超短企稳K线组合。这个组合主要有单针探底(这是个术语,在这里理解成单针探低点)和看涨吞没组合。
对于单针探底形态,主要考察两个指标,其一是指数阶段性跌幅,其二是当天否放量与否。如果指数阶段性有超跌,而且当天放出巨量,那短期就有企稳的预期,这个单针探底的点,可能会是个阶段性低点。
例如,2013年6月,上证指数持续回落,跌破前期平台支撑后,当天平开跳水而后反弹,当天放量,收出单针探底形态。
2017年2月和3月,上证指数两次回落过程中,跳空低开后,均收出单针探底形态,同时伴随着成交量急剧放大。
看涨吞没形态是一个K线组合,由前后两根K线构成,这里是个统称。
简单来讲,第一根K线通常是个阴线(或者假阳线),第二根K线的收盘价要超过第一根K线的实体中间价或者超过前一根K线的最高点。
例如,2015年股灾1.0和2.0的阶段性见底
前面提到的主要是技术层面的东西,然后还需要一些盘口细节辅助观察。盘口方面,看反弹阶段的市场是否有强有力的主线。
如果指数只反弹一天,可以是普涨反弹,如果次日还要继续反弹,没有主线题材是做不到的,没有主线可能就是假反弹,是炮灰,还有回落的可能性。有主线,走的远,没主线,走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