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粹的以各种技术指标或者技术图像为主要目标来搭建的体系是失败的,因为从理论上上便可证明其不可能成功。
首先,走势不可预测,便从底层逻辑上可证明试图以纯粹的技术来生活是不可行的,因为缠论便是以技术来搭建整个体系的巅峰之作,但三个买卖点背后是买卖点不成立时,极为严格的止损。这实际上也是一种拼概率,实际上禅师在文中多次强调在这三个点精准切入时,即使失败也能全身而退。而这其实内核已经脱离纯粹技术,而是尽可能的在挑选优化买卖切入点了,已经是操作理念的问题了,这个待会再说。
其次,便以两个特殊事例来说明纯粹技术的瓶颈所在。第一,假如以MACD来使用,最为基础的就是金叉与死叉,但是都知道以此进出只能是个笑话。第二,假如以均线来做,遇到盘整,只能反复止损。那么对其进行更深入的不断优化,各种MACD与均线形态丰富多彩,但是各种限定条件越多,形态越复杂,其操作频率越低,故障可能性也会很大。
对于资金较小的散户而言,每天盯盘找票,研究很久才动一次,还需要考虑如果出意外必须撤出再等很久之后的下一次。那还不如买指数基金了,风险小且易判断。根本不符合散户开户之后想赚大钱的想法,这是时候谈耐心根本就是扯淡,除非心理有谱且有把握,否则就是空谈。所以只有经过反复操作证明且完全理解了为什么这样做既符合自身对于财富增值速度的渴望,又符合高胜率的判断。但是这时何止耐心,简直已经知行合一。而这时很多东西也完全脱离了纯粹的技术范围。
纯粹的技术走到极致,必然会遇到各种无法解决的难题。而反复优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精选高胜率出手时机,不断分析各种概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单一的某只票的走势分析已经不够了,于是加上大盘环境,更进一步的加入板块轮动等等,而这些都已经脱离了纯粹的技术,例如顺势而为、顺势加仓、耐心等待等等操作理念上的东西也就自然而然的出来了。
明白纯粹的技术尤其瓶颈所在,随后不断克服研究技术的过程中所根深蒂固的多空观点,此时走势不可预测,是个概率问题,不再偏向任何观点,尽可能的判断当下各种情况,做出猜测然后试仓,让走势自己来验证。既简单极了又复杂极了,语言的概括各种限定语避免不了概率的问题,所以复杂极了。但是又偏偏都脱离不了很多年前的前辈高人说说的那几个简单词语,这终究只是人的游戏,不论市场和制度怎么变化终不能脱离这一点。所以那些简单质朴、广为流传的几句操作理念总是能令人惊叹的,且一直有效。拾荒网,一个有价值的炒股知识网站。
标签: 炒股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