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4-26 08:16:56
本周就不解《论语》了,并不是本ID不想写,而是51长假,对那些希望多学点本ID理论的人,是一个好的机会,本ID也就多写点这方面的,给有需要的多准备点,毕竟,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更迫切。前面说了那么多情况,从实用角度,为了理清实际操作中的基本思路,先穿插这堂课。
注意,这最后的30分钟中枢,是一定可以马上确认的,无须任何预测,当然,前提是你首先要把本ID前面说的理论学好,如果连中枢都分不清楚,那就没办法了。
第一种情况(Δ注:中枢之中),显然,这中枢在延伸中,而后两种情况,分别可以用第三类买卖点分为两小类。
对第二种(Δ注:中枢之下),有1、当下之前未出现该中枢第三类卖点。2、当下之前已出现该中枢第三类卖点(正出现也包括在这种情况下,按最严格的定义,这最精确的卖点,是瞬间完成的,而具有操作意义的第三类卖点,其实是一个包含该最精确卖点的足够小区间)。
对于第三种(Δ注:中枢之上),类似有1、当下之前未出现该中枢第三类买点。2、当下之前已出现该中枢第三类买点。
对于第一大类,因为在中枢里,由于这时候怎么演化都是对的,不操作是最好的操作,等待其演化成第二、三类,当然,如果你技术好点,可以判断出次级别的第二类买点,这些买点很多情况下都是在中枢中出现的,那当然也是可以参与的。但如果没有这种技术,那就有了再说了。只把握你自己当下技术水平能把握的机会,这才是最重要的。
对于第二种第1类(Δ注:中枢下,未出现该中枢第三类卖点),由于中枢震荡依旧,因此,先找出该中枢前面震荡的某段,与之用类似背驰比较力度的方法,用MACD辅助判断,找出向下离开中枢的当下该段走势,看成背驰判断里的背驰段,然后再根据该段走势的次级别走势逐步按区间套的办法去确定尽量精确的买点。注意,用来比较的某段,最标准的情况,当然是前面最近向下的,一般情况下,中枢震荡都是逐步收敛的,这样,如果继续是中枢震荡,后面的向下离开力度一定比前一个小。当然,还有些特殊的中枢震荡,会出现扩张的情况,就是比前一个的力度还要大,但这并不必然就一定会破坏中枢震荡,最终形成第三类卖点,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在后面谈论中枢的各种图形形态时,才能详细说到。一般来说,这种情况,用各种图形分解与盘整背驰的方法就可以完全解决。(●注:这类注意盘背后成3卖退出)
对于第二种第2类(Δ注:中枢下,已出现该中枢第三类卖点),由于该中枢已经结束,
对于第三种第1类(Δ注:中枢上,未出现该中枢第三类买点),这时候不存在合适的买点,等待。拾荒网,一个有价值的炒股网站。
对于第三种第2类(Δ注:中枢上,已出现该中枢第三类买点),如果离该买点的形成与位置不远,可以介入,
上面已经把一个固定操作级别的可能操作情况进行了完全分类与相应分析(●注:固定30分操作级别的买点1:30分背驰1买以及30分2买;买点2:30分中枢下震荡盘背;买点3:30分中枢上3买;买点4: 30分中枢内次2买),
那么,如果这个中枢完成的向上移动出现背驰,就要把所有筹码抛出,因为这个级别的走势类型完成,要等待下一个买点了。
其实,可以用严格的方法证明
缠中说禅第一利润最大定理:对于任何固定交易品种,在确定的操作级别下,以上缠中说禅操作模式的利润率最大。
这里必须注意,中枢震荡中出现的类似盘整背驰的走势段,与中枢完成的向上移动出现的背驰段是不同的,两者分别在第三类买点的前后,在出现第三类买点之前,中枢未被破坏,当然有所谓的中枢震荡,其后,中枢已经完成就无所谓中枢震荡了,所以这问题必须清楚,这是有严格区分的,不能搞糊涂了。
当然,有一种磨练方式是可行的,就是宁愿抛错了,也要严格按方法来,毕竟就算你的技术判断能力为0,抛错的几率也就是50%,后面还有一个第三类买点可以让你重新买入,如果抛对了,那可能每次的差价就是10%以上,别小看这中枢震荡的力量,中枢震荡弄好了,比所谓的黑马来钱快而且安全,可操作的频率高多了,实际能产生的利润更大。
以上的方法是对固定操作品种来说的,也就是不换股。还有一种更激进的操作方法,就是不断换股,也就是不参与中枢震荡,只在第三类买点买入,一旦形成新中枢就退出。
其实,同样可以用严格的方法证明:
缠中说禅第二利润最大定理:对于不同交易品种交易中,在确定的操作级别下,以上激进的缠中说禅操作模式的利润率最大。
注意,并不是说第二定理就比第一定理更牛更有意义,这里所说的利润率,是指每次操作的平均利润/需要占用资金的平均时间,但,真正能产生总体利润的,还与操作的频率有关,第二虽然激进,但也需要有激进的市场机会,如果这市场就没有可操作级别的第三类买点,那也只能干等,而第一不需要这么强的市场条件,基本上,除了最恶劣的连续单边下跌、连大点的中枢都没有的,都可操作,所以在实际操作中,两者不能偏废。
显然,对于大资金,以上的方法需要有特殊的处理,资金越大,利润率显然越低,因为很多级别的操作不可能全仓参与,就影响资金的总体利用率。
★注解:打开走势图,找当下之前最后一个操作级别中枢。
一、当下在该中枢之中。
处理:因为在中枢里,由于这时候怎么演化都是对的,不操作是最好的操作,等待其演化成第二、三类,当然,如果你技术好点,可以判断出次级别的第二类买点,这些买点很多情况下都是在中枢中出现。
二、当下在该中枢之下。
1类当下之前未出现该中枢第三类卖点处理:中枢震荡依旧,先找出该中枢前面震荡的某段,与之用类似背驰比较力度的方法,用MACD辅助判断,找出向下离开中枢的当下该段走势,看成背驰判断里的背驰段,然后再根据该段走势的次级别走势逐步按区间套的办法去确定尽量精确的买点。注意,用来比较的某段,最标准的情况,当然是前面最近向下的那段。(当下1段和最近向下那段或中枢前那段比较)。
2类当下之前已出现该中枢第三类卖点处理:由于该中枢已经结束,那就去分析包含该第三类卖点的次级别走势类型的完成,用背驰的方法确定买点。背后只保证有一次级别走势类型。更干脆的办法,不参与这种走势,因为此后只能是形成一个新的下跌中枢或者演化成一个更大级别的中枢,那完全可以等待这些完成后,再根据那时的走势来决定介入时机。这样,可能会错过一些大的反弹,但没必要参与操作级别及以上级别的下跌与超过操作级别的盘整,这种习惯,必须养成。
三、当下在该中枢之上。
1类当下之前未出现该中枢第三类买点处理:这时候不存在合适的买点,等待。
2类当下之前己出现该中枢第三类买点处理:如果离该买点的形成与位置不远,可以介入,但最好就是刚形成时介入,若一旦从该买点开始已出现次级别走势的完成并形成盘整顶背驰,后面就必须等待,因为后面将是一个大级别盘整的形成,按照上面的习惯,可以不参与的,等待该盘整结束再说。(不参与中枢震荡,只在第三类买点买入,一旦形成新中枢就退出。例如操作级别是30分钟,那么中枢完成向上时一旦出现一个5分钟向下级别后下一个向上的5分钟级别走势不能创新高或出现背驰或盘整背驰,那么一定要抛出,为什么?因为后面一定会出现一个新的30分钟中枢,用这种方法,往往会抛在该级别向上走势的最高点区间)当然,如果整个市场都找不到值得介入的,而又希望操作,那么就可以根据这些大点级别的中枢震荡来操作,这样,也可以获得安全的收益。
1、没必要参与操作级别及以上级别的下跌与超过操作级别的盘整,这种习惯,必须养成。
2、确定了买卖级别后,那种中枢完成后的向上移动时的差价是不能做的,中枢向上移动时,就应该满仓,这才是最正确的仓位。
3、如果从最严格的机械化操作意义上说,那么只有围绕操作级别中枢震荡的差价才是最安全的,因为肯定能做出来,而且绝对不会丢失筹码。而在围绕中枢差价时,在中枢上方仓位减少,在中枢下方仓位增加,注意,前提是中枢震荡依旧,一旦出现第三类卖点,就不能回补了,用中枢震荡力度判断的方法,完全可以避开其后可能出现第三类卖点的震荡。
4、中枢震荡中出现的类似盘整背驰的走势段,与中枢完成的向上移动出现的背驰段是不同的,两者分别在第三类买点的前后,在出现第三类买点之前,中枢未被破坏,当然有所谓的中枢震荡,其后,中枢已经完成就无所谓中枢震荡了,所以这问题必须清楚,这是有严格区分的,不能搞糊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