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台湾地区金融市场口耳相传、却从未亲眼见证的传奇。也有人形容,他是全台湾唯一具有国际知名度的金融交易者。他17岁只身来到台北,靠期货交易起家,高峰时,持有的日元期货部位占全球市场5%左右。与他相识多年的元大证券董事长贺鸣珩回忆:“当年亲眼看着他的交易,一路走来始终如一,实在很罕见,他当然是台湾在国际上一号重要人物。”
他就是黄毅雄,来自台湾省云林县西螺镇人,曾家庭破产而辍学打工,在转战期货之前,三度进入股市才获利而退,用的还是黑板下抢帽子的丐帮初级拳脚,而今,他在期货市场施展武当派上乘武功,宛如东方不败,其身家已达200多亿,期间曲折耐人寻味。
台湾地区《今周刊》采访了这位“台湾第一期货大师”,相约鼻头角海边,一聊就是8个小时。话题从“台股万点”谈起,黄毅雄一下子就把场景拉到太平洋彼岸的美国,从美国联准会(美联储)历任主席的性格差异,用前所未见的独到角度,巧妙解读了台股万点后市。撇开当下,他又回望自己戏剧性十足的一生,一步一步,将四十年金融操作的智慧、领悟,对我们倾囊相授……。
谈经历:辛酸往事不堪回首
黄毅雄来自西螺小镇一个破产家庭,家有兄弟姊妹七人,父亲很早就过世了,他的大哥毕业于台大外文系,但排行最小的他却因家庭经济已拮据,读到西螺初中的第二学期就缴不出学费。
休学后,他曾在家乡做过钉无子西瓜棋的木箱等零工贴补家用,后来到西螺万味香食品厂工作,17岁前一直留在西螺。
那段时间有说不完的辛酸故事。提起这些童年往事,已40岁的黄毅雄忍住往事不堪回首的心情说:“23岁以前的事,我实在说不出口!”
直到17岁他北上学做布料的生意,才开始累积了一笔钱。23岁时,他看到很多亲戚朋友都在做股票,包括他的兄姐也都是股市的常客,他便开始踏入股市,同时也开始了他传奇的生命。
一进股市,他便把做生意赚来的钱都赔了进去,只好把最后一个接来的活抵押出来还债,还了债后只剩20万,家里的人全都反对他再做股票,但黄毅雄还是无法忘怀股市,这回再投入的结果是:仅有的20万只剩2万元,还负债300万元!“不但老婆对我完全死心,甚至自己也一度打开瓦斯想自杀。”黄毅雄说。
在离开股市一个月的冷静思考后,他发现股市里赚钱的就是那几位,便虚心地向人请教如何在股市作战。同时,他还开始大量阅读书报,拿着仅有的二万元又回到股市。开始做日内短线交易,每次一下单就开始保持警戒状态,只要有赚一点就跑,黄毅雄自己苦笑的形容:跟乞丐一样,只要有人施舍一点就满足。他回想那三年在黑板下抢帽子的生活说:“我学到的是丐帮的武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