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入行时,总监和我说:"要看一些市场不知道的东西。"
后来,有位业内大佬说:"存量研究路径是一种输在起跑线上的研究路径,当你这样开始研究的时候就已经输了、还没有开始事实上就已经决定了结果。"
最近,终于悟出了一二,与大家分享(中间很多思想来自于很多卖方买方大佬,致敬[大笑]):
1) "研究的出发点,是从研究新的变化开始,而不是存量决定论(估值高、业绩增速低,股票没有机会)。股价的变动,不仅仅是基本面有了新的变化,同时,也是人心的变化。研究的出发点,不仅是关注基本面有没有新的变化,更应该关注大家对基本面的变化有没有发生变化、会不会发生变化。"
2) 股价为什么变化?股价的变化是由大家对新的变化的反应所决定,是大家对新的变化的理解所决定,而不是你我。行业供需、竞争格局、商业模式、估值高低等等都是已知的存量信息,这并不是导致股价变化的原因,股价的变化是来自于包括上述因素的新的变化。比如说政策利好、外延收购、股权激励、行业关键数据发生变化……这些事件虽然套路各有千秋,但都会影响大家预期的变化。归根结底,股价变化都是事件性新的变化所驱动,都是人心的变化驱动。
3) 以业绩增速高低来判断公司优劣并不合适,业绩增速只是存量信息不是边际变量信息,不决定未来股价走势,同样,业绩预期的方向推导不出股价的涨跌。一条现金流的预期曲线只相当于一条股价曲线上的一个价格点今天对2016-17年业绩的预测看起来是未来的预期,但事实上也是一个点算出来的未来就是过去。
4) 估值是各种信息、各种投资者、各种变化博弈的结果,估值高低并不决定股价走势。估值高低是存量信息是历史信息,即使预期的未来的估值也是当前的存量信息和过去信息,除非是新的变化导致的大家的预期的估值变化才对当下股价有驱动作用。
5)研究员能做的是:一是预判大家对基本面的预期是否变化以及沿着何种方向变化,二是识别改变这种预期变化的标志性事件催化,识别出标志性事件催化才能够识别出主题爆发的阈值拐点。这个是以勤奋为前提,密切跟踪为前提,卖方报告、调研纪要、甚至雪球的发言都是很好的记录轨迹。
借用国泰君安研究所所长——金刚经大师黄燕铭的话收尾:"证券研究最终是要用在证券投资上,需要把握股票价格的变动趋势,而股价的波动往往是与人们的认知、预期、情绪等心理层面的因素挂钩的,当然心理层面的因素又会和客观世界相联系,因此证券研究刚开始是要研究客观世界,但最终是要研究人们的内心世界,这就要求分析师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要具备良好的感受人们内心世界的能力,前者是基础,后者是进一步的提升。"
「拾荒 网|10Huang.CN」精诚收集
版权声明:文章来自网络!方法技巧仅供参考!拾荒网10Huang.CN,财富在手十指紧握!与努力的人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