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面与基本面同等重要,但在一切投机活动中(即不包括套利和股票价值投资),技术面应该是首先要考虑的因素,基本面应该处于验证技术面判断的从属地位。
技术分析与基本面分析各有利弊。
技术分析的优势在于它可以找到恰当的入场和出场点,同时,由于技术面反映了整体投资者对某一市场现状与未来的看法,所以它相比个人对市场的看法具有更大的客观性。个人对市场的看法通常将注意力放在某一两个因素上面,难免以偏概全、甚至会忽略占主导的因素。这也是为什么与趋势作对绝大部分情况下都会失败。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就我所知,至少从2013年开始,就有很多人看空美股、甚至多次做空美股(并且失败)。他们基于基本面的判断看起来非常合理:1)美股已经上涨多年而且估值过高;2)美股牛市是联储QE推动的而现在联储已结束QE.事实上他们还忽略了几个同样重要的基本面因素:1)美国企业股份回购是本轮牛市唯一的净买家而美国企业手持大量现金;2)金融危机以来美国家庭资金一直在流入债市而债市泡沫比股市更加严重;3)美元处于升值周期意味着美国资产对外国人具有吸引力。
当然,技术分析的缺点在于,它通常只能在某些关键点位给出确定性较高的预测,随着时间推移,确定性会不断下降。所以基本面的确认和印证也非常重要。事实上,无论通过技术面来进行预测,还是通过基本面来进行预测,本质都是概率游戏,如果我们将二者结合起来,自然可以提升准确率。
不过,所谓技术面与基本面互相印证是理想情况,在很多情况下,技术面与基本面可能存在冲突。这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我们对基本面的了解失之于片面(但我们自己并不知情),比如上面美股的例子;二是投资者情绪本身有时候就能造成持续的行情或者泡沫。所以二者必须有主有次,我认为技术面应该居于优先地位,至少在投机活动中应该如此。
基本面逻辑往往具有滞后性,比如在8月底美股的暴跌过程中,大跌其实只有3天:20日、21日、24日。大跌的原因很简单:对中国经济硬着陆和人民币大幅贬值的担忧(并非担心联储加息,一个简单的理由是黄金几乎整个8月份都在上涨)。但大部分人意识到中国经济滑坡会造成巨大“国际影响”可能恰好是在美股大跌之后,因此等你刚搞明白这一逻辑并做出应对的时候,一种可能情况就是:在这波下跌的最低点附近做空了美股(在后面的反弹中做空也已经被证明是错的)。
版权声明:文章来自网络!方法技巧仅供参考!拾荒网10Huang.CN,财富在手十指紧握!与努力的人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