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股投资之道
基本面
894
何时退出成长股?
我们以两个非常著名的超级成长股可口可乐和沃尔玛为例来探讨这个问题。它们都是历史上的大牛股,在几十年的时间中获得了数百倍的投资回报,因此研究它们有着非常典型的借鉴意义。
可口可乐公司的股价,从1957年到2003年的涨幅为1051倍,年复合收益率为16%,非常惊人。
但如果我们在1998年,开始买入可口可乐公司持有到现在,那么近20年的时间里,我们的收益可能主要就是历年的分红,而股价几乎没有发生变化。
沃尔玛是另一家超级大牛股,如果从1980开始计算,到2010年这30年里,它的股价上涨了409倍,年复合收益率为22%.
但如果我们在1998年,开始持有沃尔玛公司的股票持有到现在,那么在20年的时间里,可以获得比可口可乐稍好的投资回报 —— 大概不到一倍,显然与其辉煌的历史业绩相比要逊色不少。
从这两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超级成长股也有回归平凡的一天,如果我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可能将大大拉低此前在这些超级大牛股身上获得的平均回报率。
那么,我们该何时退出成长股呢?在这里,我们有战略和战术两个层面的退出。
● 战术层面的退出:是指公司的基本面并没有发生重大的变化,而仅仅是股票的价格短期快速的上涨,导致估值过高,而这种过高的估值,即使是最乐观的盈利预期也无法支撑。
那么在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选择卖出,笑纳市场给出的红包,而等到股价回归合理之后重新买入。
● 战略层面的退出:可能更为重要,因为这是方向性的判断,也就是说支撑公司快速成长的动力逐渐消退,再也无法重现往日的辉煌,那么此时选择卖出,也就理所当然了。
同样以可口可乐和沃尔玛为例,前者能够保持几十年的快速发展,主要依靠的是强大的品牌力。
借助全球化浪潮,将自己的产品销售到全世界,当它已经占据了世界碳酸饮料的大部分市场份额的时候,也就是它成长期结束的时候。
而沃尔玛也有类似的经历,当它凭借高效、低成本优势席卷美国,进而进军世界之后,门店数量的增长也开始放缓,同时受到电商冲击,单店增长也放缓甚至下降,那么它的成长期也就临近尾声了。
那么,我们是否应该在看到它们的增长确实下降了才开始考虑退出呢?
要知道1998年或者说2003年之后,可口可乐和沃尔玛的经营业绩仍然是在增长的,它们的扩张仍在进行,只是没有往日的迅猛,但是股价却先行见顶。
这是因为我们的股票市场往往是领先于实际经营表现的。在超级成长股结束成长期进入平稳期之前,市场的热情已经提前进入顶点。
很多对未来过于乐观的投资者,将股价推到了过高的位置,已经透支了未来数年的盈利预期,随之而来的漫长调整期也就随之而来了。
因此,我们在判断何时战略性退出成长股时,首先考虑的是企业的生命周期是否将从成长期进入成熟期,同时还要观察当时的股价是否严重透支了未来的盈利预期,最终做出卖出的判断。
在这里,我必须声明:
我们选择战略性卖出结束快速成长期的公司,并不意味着它们就再也不存在投资价值,而仅仅是从投资成长股的角度来做出的选择。
在进入成熟期后,这些表现稳定的优秀公司依然有投资价值,但采用的就不再是成长股投资方法,而需要做出相应的改变,在这里就不再单独展开讨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