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对科技股怎么看?
前两天有同学说:
科技股不是不好
但在传统的价投看来
科技的概念不容易读懂
被巴、芒老爷子列为“看不懂”系列
不确定未来会如何发展
再加上大量研究、设备支出
没有好的的现金流
以及随时可能被新科技代替
所以相比而言
能看懂的传统行业
更具有确定性和稳定性
当然也不是,想投资科技股的话
就要研究它的产业趋势
之前在雪球上看到一个大神
谈论过这个问题
今天就稍加修改分享给大家
CASE1 要的就是个苗头
什么事产业趋势呢?
简单说,就是看这个行业受政策
周期或者新技术的影响
有没有出现爆发式增长的苗头
举个例子:好公司海康威视
2016—2017年的大涨
来自于国家政策和海外市场扩张
“雪亮工程”让海康的业绩爆发
但政策就是一波的事 ,没法持续
再加上老美闹妖
一波过后,海康威视进入了震荡
所以没有爆发就没有业绩
没有业绩就不能起飞,好公司也不行
可以这么说,科技股的行情
哪波都没漏了它
但看一眼走势,整体还是震荡
投入研发的钱不少,就是不出业绩
还不是因为没有爆发性产品
而立讯精密,业绩增速就很高
股价涨的也格外用力
CASE2 金主爸爸很重要
原因还是产业趋势,美股的科技大牛
微软、苹果、亚马逊、谷歌和脸书
哪个没有自己的爆品,更关键的是
这些公司的下游直接就是个人消费者
说是科技股,都不如说是消费股了
所以这些科技股可以用现金流
护城河等价投理念来衡量
中国的科技股则不同
下游基本都是企业和政府
要看金主爸爸的脸色生存
非常受制
所以咱大天朝的科技公司
一般分两类
金主是企业的科技行业产检的有:
其实经这些公司生产的
一些终端产品都很好,也常见
但是你不一定会买
但这不能怪公司,成本高也很无奈
所以想爆发,必须先降价
技术成熟,成本降低
这样人们才能推动这个产品
成为趋势
金主是政府的的科技行业:
想要成趋势,就要靠国家
国家有战略,就会出政策扶持
技术不成熟不要紧,拿钱砸也要砸熟了
怕就怕砸了一半不砸了
那就很尴尬了
所以这类公司要看
政府策略的持续性
总的来说,要买科技股
肯定要把它先归类
然后再看机会
什么是机会?
就是有产能趋势的时候就是机会
所以,买科技股也是可以用投资来形容的
但也不是短线的题材炒作
二者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标签: 炒股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