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股:关于市值大小的问题

拾荒网 基本面 393
  中国股市一向是深度患有小盘宠爱症的。2015年股灾之前,以神小创为首的所谓小盘成长股行情,可谓演绎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估计将来也会被载入史册,成为世界股市史上的“奇葩”异景。按照一般规律,一些小市值的优秀企业,在成长之初,确实也容易给它早期的投资者带来更高的回报,因为一家企业从50亿市值上涨4倍达到200亿容易,而从200亿市值再上涨4倍,达到800亿市值,相比之下就要艰难得多。所以,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择市值相对小的投资不失为一个良好的投资策略。
 
  但是凡事均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际上,中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在很多行业已经差不多形成寡头垄断,或者几个赢家互为犄角的竞争态势,甚至在有的行业让外国的跨国公司垄断着更多的市场份额,不要说在这些行业里,“屌丝逆袭”不易,就是在一些相对分散、行业集中度不高的行业,如医药行业,其实这种“逆袭”也是不容易成功的。更何况,有些小企业天生的“命相”就是做不大,比如,有的仅仅是知名企业的一个小小的配角生产商,这种“傍虎吃食”的企业很难想象它会做得有多大。
 
  但是有时股市疯狂起来,一定会超越出人类的一般想象力。据我观察,中国股市凡“小”必炒的玩疾,令有些投资人产生了某种锚定心理,即只专注于小市值进行投资,哪怕它们只是讲故事、概念炒作的小市值股。当然,这种“专注”也无错,哪怕在其身上投机也无妨,但关键是要懂得何处是“化妆舞会”结束的时钟。我真的不知道,在股灾之前,那些钟情于神小创投机的人之中,到今天有多少真正“保全”下来?!我想,就是他们真正“保全”下来了,假如中国股市真的有一天与国际慢慢接轨,这种“风口”若是改变了,那些受这种锚定心理支配,只钟情于小市值股票玩法的投资投机者,还会改得过来吗?要知道,人常常是习惯支配的动物,特别是开始的“甜头”更容易让人养成一种习惯,这就好比进赌场开始赢钱的人,其实你是很难让他自己主动从赌场中出来的。
 
  其实,如果我们细细体味,今年年初融断机制被废以来,虽然大盘指数总体没有上涨多少,然而一些市值相对大一些的蓝筹股、绩优股,它们虽然不在小市值股之列,然而春风吹又生,实际上它们今年以来很多已经走出了上涨百分之30、50%以上的行情。我自己的有关组合实证也说明,坚持这种投资组合的投资人,哪怕经历种种股灾、融断之后,一直坚持持有到现在,总体收益率也是令人满意的(除非你追求暴利)。将来这种行情风格是否成为主导?不得而知(其实也没有必要知道,更没有必要预测)。但是这又告诉我们一个十分浅显的事实:在股市上如果某个地方太拥堵了,最好还是向人少的地方看一看,因为,如果以小市值股票成为炒作“时尚”(当然,真正具有成长性的除外),并且这种投资“时尚”还在相当多的投资人心理“锚定”之后,或许,投资相对大一些的绩优、蓝筹股反而是个很好的机遇。
 
  所以,投资究竟是选择市值小的,还是相对较大的,一切均当以企业的本身价值而定。记得读《约翰-聂夫的成功投资》这本书,其中约翰-聂夫借用别人的话说了一句“名言”:“笨蛋,要看的是价值!”确实,如果我们回归到投资的“原点”来看,比如,从我们是企业所有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不是单纯从炒家的角度):我们自然是要的是价值!而这个价值,最为直接的体现便是:我们今天投入了一元钱,而明天会得到多大的回报。如果从这个角度考虑,所谓的市值大小问题,其实便已经不再是纠结的问题,更何况,市值大小也只是个相对的概念,而且企业未来的成长性从根本上讲并非是由其市值决定了的,而完全由企业本身的经济特性和成长性而决定着的。一个浅显的例子是贵州茅台早就不是小市值的股票了,然而,同样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走出了翻倍以上的行情。

标签: 如何选股 市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