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D指标的内在逻辑是什么?深度教程(图解)

拾荒网 MACD 7.9K+
           

股市中,真正愿意学的人少,无知无畏者多。最可笑的是,很多人连指标的编制规则都没搞懂,拿起来就用,最后亏了一辈子都不知道自己亏在哪里。

荀子在《劝学》一文中说:“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我在运用一个指标之前,必追溯其本质,而想要从本质上了解一个指标,最好的方法就是打开指标的源代码来读,源代码一旦打开,一切神秘的东西就灰飞烟灭了。

我发现很多人喜欢用MACD指标,但市面上关于MACD的很多用法都是想当然的。今天,我把MACD掰开揉碎,跟大家好好谈一谈。

1、什么是均线?

要看懂MACD指标,必须先看懂均线。

所谓均线,就是过去股价的平均值,不具有任何预测意义。比如5日均线就是就是把最近五天收盘价的平均数连成线。

比如过去股价都是在5-6元的区间,那么均线也就是在这个区间。忽然有一天收盘价涨到了7元,那么短期均线会稍稍抬头,而长期均线影响不大,会比较迟钝。

因为短期均线是较少的数字的平均值,忽然出现一个较大的数字,对平均数计算影响较大。而长期均线是很多数字的平均值,偶尔出现一个较大的数字对均值的影响并不大。

是股价决定了均线的方向,而不是由均线来决定股价的方向。股价上涨,均线就慢慢跟着上来了;股价下跌,均线也就慢慢跟着向下。

均线的作用在于指示价格运动的方向,属于趋势型指标,并不能告诉你未来会怎么样,而是告诉你现在是什么趋势。对于很多人来说,均线并不比肉眼看K线图高明多少。

均线代表某个时间段内的平均持股成本吗?

经常会听人说,10日均线就代表了这10天买方的平均成本,但这是不准确的,因为没有考虑成交量因素。

比如下图这只股票在某一日放了巨量,说明当天买入的人非常多,那么简单的把收盘价相加计算均值明显不能代表买方的平均持股成本。

还有人说,一旦均线缠绕就需要密切关注,因为很快就有大幅上涨或下跌出现。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理解均线本质后,均线缠绕就一点都不神秘了,只要股价窄幅震荡的时间足够长,长短期均线一定会缠绕在一起。哪怕你不去看均线,也知道股价震荡是在酝酿一波趋势行情,而且股价波动除了震荡就只剩下上涨或下跌了。

也有人说,均线缠绕代表了长短期的买方成本趋于一致,这是不准确的,因为没有考虑成交量因素。

股价的简单平均,叫MA均线,而在计算MACD指标时,用到的均线是EMA。拾荒网炒股,专注短线技术技巧进阶。

拿26日均线来说,普通均线(MA)的算法是把最近26日的收盘价加起来求平均值,过去每天的收盘价对平均值的计算影响一样大。

但我们计算均线,是为了更直观的看清楚趋势(其实肉眼也能看出),距离现在时间越近的收盘价,应该越能体现出股价正在进行的趋势。

所以,就有人编制了EMA均线,离现在时间越近的收盘价,在计算平均值时候的权重越大。

其实我觉得差别不大,当你试图让均线对股价波动更敏感时,出现假信号的概率就增加了。如果有读者对此不太理解,可以就简单把EMA当成普通均线。

标签: 炒股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