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期决定卖点

拾荒网 卖股 3

“何时买?何时卖?”这可能是股市中最古老而永恒的问题。在股市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战场上,每一次买入和卖出的决策都极其关键,它们不仅能决定一个投资者的短期盈亏,更可能影响其长期的投资生涯。但是,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有些人似乎在买卖点上有得心应手的把握,而其他人却常一卖就涨一买就跌从而懊恼不已?

一、买点与卖点的科学

在股市中资金量的大小不仅决定了投资者的策略选择,还影响了他们在市场中的行为模式和决策时机。

1、小资金的灵活策略:

小资金投资者的主要优势在于他们的灵活性。这类投资者通常没有足够的市场影响力来移动价格,因此他们更侧重于抓住市场的短期波动。例如,他们可能在某个股票显示即将涨停的迹象时迅速介入,然后在达到短期高点时卖出。这种策略需要极高的警觉性和对市场动态的即时反应,常常是通过研究技术指标和市场情绪来确定入场和退出的时机。

2、大资金的市场影响:

与小资金操作者不同,大资金玩家避免在半路介入,因为大单容易影响市场价格,不易在低价位完全建仓,在非涨停位置很多时候难拿到巨量的货,只有板上的筹码才比较充足,他们更倾向于打板介入,一个是涨停的确定性选出了市场最强的那一批票,另一个是涨停板上的量比较充足可以拿到自己理想中的量。而且对于大资金来说,由于交易合规性的限制,你不能同时低吸后又去半路点火然后再扫板主封,这样会判定为操纵嫌疑,有违规风险。

3、中级资金的策略平衡:

中级资金的操作者则介于两者之间,既需要考虑市场的流动性,也要考虑到自身对市场的影响。他们可能会利用市场的波动性来进行短线操作,同时也会关注股票的基本面来进行中长期的投资。这类投资者通常更加注重风险管理和资金配置,试图在保持市场竞争力的同时最大化投资回报。在制定买卖策略时,投资者不仅要考虑自身的资金量,还必须对市场情绪和股票基本面有深入的了解。

二、预期决定卖点

预期是股市投资的指南针,它决定了投资者的买入和卖出时机。以下是如何通过预期决定卖点的策略和技巧:

1、预期与止损策略:

卖点不仅仅与股票的涨跌相关,更与投资者的预期密切相关。对于持股的投资者来说,止损是必须设定的策略之一。止损的关键在于对股票走势的主观判断是否低于预期,而不在于亏损了几个点。倘若一只股票的表现低于预期,无论盈利还是亏损,投资者都应该果断止损,以免被拖入更深的泥潭。

2、主观判断:预期管理强调主观判断的重要性,如果一只股票的走势、消息面或市场情绪发生变化,导致其低于预期目标,则应立即卖出。

3、摒弃成本情结:投资者不应被自身的持仓成本所束缚。市场价格是瞬息万变的,持仓成本可能会对投资者的判断产生偏见和心理负担。投资者应该聚焦于预期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而不是原始成本。

4、设定明确的目标:

设定目标价是预期管理的重要一环。每位投资者在买入股票时,都应基于基本面和市场技术分析设定明确的目标价,以指导卖点决策。

(1)超预期目标:如果股票表现超出预期,例如公司发布了重大利好消息或行业出现突发利好,投资者可以选择继续持有并上调目标价,以捕捉更高收益。

(2)低于预期目标:当市场情况不佳,股票价格难以触及目标价时,投资者应及时调整策略,并在合适时机卖出,避免更大损失。

5、不同预期下的卖点策略:

由于每位投资者的预期不同,卖点策略也各不相同。

(1)谨慎型投资者:谨慎型投资者在股票涨幅达到预期目标附近时倾向于立即卖出,锁定收益。他们可能采取分批卖出的策略,以确保能在市场出现波动前实现部分利润。

(2)激进型投资者:激进型投资者则可能基于超预期的市场分析继续持有,并将卖点放在更高的价位。这种策略需要投资者对市场具有强烈信心,同时要警惕情绪的过度乐观。

6、龙头股的特殊处理:对于市场地位明确的龙头股,投资者通常会给予更多耐心。即使龙头股未能涨停或表现不佳,投资者仍可以观察其后续走势,等待反包机会。一旦市场情绪发生变化,这类龙头股往往会成为反弹的第一选择。

7、市场情绪与卖点:

市场情绪是决定卖点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无论股票的基本面多么出色,若市场情绪普遍悲观,股票价格都可能面临持续下跌。因此,投资者应密切关注市场的情绪变化,以调整自己的预期目标。

8、情绪指标:投资者可以通过观察成交量、涨跌幅榜、新闻媒体的报道和股吧中的舆论等多种方式,感知市场情绪信息。当市场出现极度乐观或极度悲观的情绪时,此时情绪的拐点往往比较临近,投资者应对自己的预期目标进行适当调整。此时,选择合适的卖点变得尤为重要。

三、打板策略及其卖出时机

打板,即在股票价格接近涨停时进行买入,试图捕捉第二天可能的连板机会或者溢价出局,是一种典型的高风险高回报策略。这种策略需要精准的时机把握和对市场心理的深刻理解。

1、选择打板的标的:

成功的打板操作首先依赖于正确选择标的。理想的打板股票通常具有良好的基本面支撑,如公司近期公布的利好消息,或行业内部的积极变化。此外,股票的交易量和市场关注度也是重要考量因素,因为高关注度可能带来更大的价格波动和更高的连板概率。

2、打板时机的把握:

精确的时机把握是打板成功的关键。投资者需要密切监控股票的价格动态和交易量变化,寻找涨停板前的入场机会。

3、次日的操作策略:

如果股票成功涨停并且第二天市场情绪依然强劲,投资者可能选择继续持有以期待更高的收益。然而,如果开盘后股票显示出弱势,比如价格高开后迅速下跌,那么在半小时内卖出出走为宜以锁定利润则成为更加稳妥的选择,当然了这里只是一个更加宽泛的提法,如果遇到一些成交量比较大的品种因为这类标的需要换手那么可以继续守一守再出,整体需要根据情绪周期判断当下的市场氛围再予以跟进为宜。

基本上对于打板的卖出方法来说的话,以次日不涨停就要离场为宜;如果说次日一进二涨停硬板强封超预期的话,才有锁仓的必要。

4、风险管理:

打板策略固然具有诱人的高收益潜力,但同时也伴随着较高的风险。因此,风险管理是打板策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设置止损点是一种常见的风险控制手段。止损点应基于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和市场情况灵活设定,一旦股票价格触及此点,即应执行卖出,以避免更大的损失。

四、低吸策略的买卖点

低吸,即在股价较低时买入股票,是一种在市场调整期寻求投资机会的策略,从预判板块回流的角度去低吸相应的高辨识度标的。这种策略适用于那些能够精确预测股价短期底部和回流潜力的投资者。

以下是实施低吸策略的关键步骤和考量因素:

1、识别低估股票:

选择合适的低吸对象是策略成功的首要条件。投资者需要识别那些基本面健全但由于市场情绪或短期因素影响而被低估的股票。

2、基本面分析:基本面不出大问题,和当下主流热点比较契合,逻辑没有被市场证伪。

3、市场趋势与时机:

低吸的成功不仅取决于选择正确的股票,还取决于买入的时机。时机的选择应基于对市场整体趋势的理解和个股的具体情况,从预判短期内回流的角度低吸相应题材的龙头或者高辨识度标的为主。

4、市场回流预测:关注市场动态和流动性。在市场整体趋势向好或个股有明显回流迹象时,进行低吸可能获得较好的效果。

事件驱动:某些公司可能因特定事件(如管理层变更、新产品发布、政策利好等)而短期内股价下跌。投资者应评估这些事件的长期影响,并在适当时机低吸。

5、风险控制:

低吸虽然潜在回报高,但风险同样不小。因此,实施低吸策略时,严格的风险控制是必不可少的。

止损设置:在买入时设定明确的止损点。如果市场条件恶化或股票继续下跌,应立即执行止损,避免更大损失。

资金管理:合理分配投资资金,避免将过多资本集中在单一股票上。多元化投资组合可以有效分散风险。

结尾:

每一个买卖决策不仅是对市场情况的反应,更是对自身策略的实践。通过本文的讨论,我们一同探索了买点与卖点的科学、打板策略及其卖出时机、预期决定卖点以及低吸的艺术,这些都是股市高手们精准操作的基础。

投资最大的敌人往往是我们自己的情绪。在高涨的市场情绪面前保持冷静,在市场低迷时依然坚持理性,是每个投资者必须修炼的能力。控制情绪,避免盲目从众,使决策建立在坚实的分析和充分的信息上。


标签: 卖出技巧

上一篇三个维度看龙头股的卖点

下一篇当前分类已是最新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