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举牌股票的选股策略

拾荒网 选股 372
    2016年底,险资举牌 风再起,偏好仍然是地产与金融!
 
    2016Q3以来险资“举牌”规模再度扩张。根据同花顺统计口径,保险机构从2015年以来开始“举牌”A股上市公司,从16Q3以来,险资“举牌”的规模再度出现明显的扩张,截止目前,16年下半年险资举牌规模累计达到310.4亿,险资“举牌”潮或再次来临。
 
    险资“举牌”仍然有雄厚的实力,洪荒之力仍在释放!
 
    保险的总资产规模不断扩张,目前的权益资产仓位不高,仍有加仓空间。截止今年3季末,保险机构总资产规模已经达到14.6万亿,其中,权益资产的配置比例仅为14.25%.根据保监会规定,险资配置权益资产比例的上限为上季末总资产的30%;
 
    国际经验比较来看,随着长端利率的下行,保险机构配置权益资产的比例会明显提升。美国长端利率的持续下行,险资为了提高资产端的收益,不断加大对权益资产的配置权重,长期来看,美国险资对于保险资产的配置比例在30%左右。
 
    根据测算,险资配置权益资产的比例每增加1%,将会带来约1463亿的增量资金。如果险资配置权益资产的比例从现在的14.25%提升到16%,将会带来2.5万亿的增量资金;提升到20%将会带来8万亿的增量资金;上限30%对应的增量资金达到16.1 万亿。由此可见,险资“举牌”的资金实力非常雄厚。
 
    “资产荒”降低险资的投资收益,保险资金通过“举牌”来提高资产端收益的动力极强!
 
    去年“股灾”之后,大类资产的收益率持续下滑,特别是固定收益类资产的收益率下滑幅度明显。自14年以来,全市场固定收益类资产的收益水平持续下滑,目前固定收益类资产的收益率普遍在4%以下,10 年期国债收益率更是下滑到了2.9%左右的水平。大类资产的收益率持续下行,使得险资资产端的收益率大幅恶化,截止今年9月,保险资金运用平均收益率仅有3.95%.在万能险负债端成本普遍高于4%、而全市场资产收益率普遍低于4%的情况下,保险资金通过“举牌”来提高资产端收益的动力很强。
 
    由于按照权益法核算,举牌有利于获得稳定投资回报。
 
    险资购入的股票一般作为长期股权投资,可以通过权益法或者成本法进行核算。一般来说,当持股比例在20%到50%之间(非严格限定),对被投资单位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时,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权益法核算相对于成本法的优势在于,只要被投资单位实现盈利,投资方就可以按照所持权益的比例计提投资收益。鉴于险资“举牌”的多为金融、地产等高ROE的标的,质地优良,通过权益法计价可以较高的投资收益。“理论上,通过保户储金投资获取收益可以直接计入净资产,这对于补充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和开展新业务起到良性循环。
 
    被”举牌“的股票能够获得明显超额收益!
 
    ”举牌“公告日前后约10个交易日拥有非常完美的投资窗口期,测算15年以来”举牌“的38家上市公司在”举牌“公告日前后一段时间(相对于沪深300的)超额收益的均值,可以看到:公告日当天以及前后一个交易日的单日超额收益最高;公告日前的11个交易日直到公告日后的9个交易日,被”举牌“上市公司持续获得正的超额收益,此段时间为”举牌“的最佳投资窗口。
 
    从被举牌股票中寻找共性特征:
 
    整体而言,险资”举牌“更偏好地产、金融等优质标的。统计2015年以来的举牌案例,可以看到:从被”举牌“标的的分布来看,被”举牌“的公司集中在地产、商贸等板块;从险资举牌的资金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地产和银行板块。
 
    将险资举牌的行业进行派系划分后,可以发现在不同派系之间,举牌的行业有明显的偏好,比如:华夏系、人保系和生命系各自”举牌“的行业偏好非常明显;而国华人寿系、宝能系和阳光保险系,”举牌“的行业就比较分散,但是对于金融和地产的偏好比较明显;整体来看,各个派系”举牌“的行业中,金融和地产行业的占比均较高。
「 拾荒网| 10Huang.CN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