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进入“研究报告时代”
商报讯 “现在,讲个股离不开机构研究报告了。”日前举行的商报理财学校活动上,广发证券分析师罗利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做出这样的表示:“分析师要推个股,首先就是阅读大量研究报告。”
分析师言个股先读研报
那次报告会上,让投资者感到新鲜的是,分析师看好的每一只股票,都会给出未来两年预计的每股收益区间,半年后的预计区间和建议的买进价位。“操作性强,下限时考虑买进,上限时考虑卖出。而且,还知道为什么给出这个价的理由。” 与会的投资者反映。
罗利长解释说,预计的每股收益区间,是根据各家机构的研究报告给出的,然后再结合行业给予一个合理估值,算出半年内预计可以达到的区间。当然,这些机构都是经过挑选的,经过这两年观察,筛选出调研能力强、每年财务预测较准的机构。
“阅读研报成了分析师占据了很大部分的工作。” 罗利长的观点得到了众多分析师的认同。“每天要阅读100多份研究报告。”厦门证券首席分析师王永进表示。
“现在许多悄悄走强的个股,都有研究报告的影子。如果某只个股突然莫名其妙地连续拉升,有七、八成是某家著名机构要出推荐报告了。”一位营业部老总总结出这样的规律。“个股已进入研究报告为王的时代。”
研报运用各有心得
研究报告毕竟是预测,出差错在所难免。最著名的例子,是2004年上半年,多家著名机构力推云铝股份,由于产能将数倍扩大,当时该股8元多,被众多机构看到20元。结果一年后云铝跌到2.50元。
我市著名分析师莫大就不认同研报。“研报经常被机构用来操纵个股,服务于老鼠仓,或要出货。等你读到研报再吃进去,正好吃个套。” 2007年5月,某机构分析师宋华峰就曾因撰写广济药业的研报“东窗事发”,一时令研究报告的名声大挫。
尽管对研报看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重视起研报。“阅读研报,我们可以提早获悉行业、个股基本面的重大变化,如上市公司要上某个重大项目,效益如何,这在平常我们小股民不容易跟踪到。”投资者罗先生对记者说,虽然研报出来时,大多数个股往往涨了一大截,“但研报仍是我们感知个股基本面变化的最重要渠道。”
罗利长介绍说,他阅读的研报是营业部通过Q群、邮件的形式送给股民的。“有时候,我和几个在不同营业部开户的朋友会交换研报。” 罗先生谈起研报经。“首先把比较有名的机构选出来,然后重点挑一下,一是首次推荐,二是调高评级,三是某些机构的每股收益预测调整。”拾荒网
版权声明:文章来自网络!方法技巧仅供参考!拾荒网10Huang.CN,财富在手十指紧握!与努力的人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