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读研报选股(四)

拾荒网 选股 239

  研究报告是机构投资者为了给自身或委托客户所撰写的远期投资建议,总结研究报告本人认为有这么几个看点:


  1.研究报告的机构,机构的性质和实力是研究报告成熟和稳健的第一要素,由于机构的资金实力和研发团队的实力,加上机构主导的投资理念,那么一般研究的报告能够获得委托客户或者市场的认同,比如中金公司的研究报告就是研究实力加主导理念的结合。


  2.研究报告的时效性,报告就像我们做股票一样,有超短线、短线、中线、中长线和长线之分,有的善于做短线报告,有的则对趋势的把握比较准确,这样,作为投资者对自身也要有比较清晰地认识,属于哪个区间的群体,比如北京首放的短线报告和国泰君安的中长线报告。


  3.研究报告的使用要素,包括资金、市场和投资群体,如果对于向货币市场、债券市场而言,那么研究报告和使用报告的群体具有很大的资金并且研究者对宏观地把握和政治的把握相当准确,如果对于期货和股市而言,那么研究团队则要求对国际和国内的金融政策把握比较娴熟,这样才能有的放肆。
  
  近几年随着价值投资理念的深入,所谓机构的调研报告也得到不少从业人员包括经纪人和股民的追捧,的确这些报告给我们经纪人不少价值投资理念的洗理,同时也是我们指导客户的一个利器.但我今天在这要讲的是机构研究报告的另外一面.
  
  我们要理清楚几种关系:
  
  第一:出研究报告的研究员是证券公司或者基金公司的员工,而证券公司或者基金公司的大客户不少是上市公司,他们是机构利润的来源.但所谓的研究报告的报道内容与上市公司的利益出现冲突时,研究员是肯定站在上市公司的立场上来的.如果研究员出的报告对相关的上市公司不利的话,我相信结局大家都能想到,研究员被炒鱿鱼,降低工资,或者得不到企业的重用,另外大的机构也不敢聘用这个研究员,因为他不懂得如何协调与上市公司利益一致的问题.这不符合证券公司等机构的商业目的.
  
  第二:据我了解,研究员或者分析师对其所出的研究报告是不担任何责任的.这是业内公认的准则,最成熟的美国市场也一样,一般情况下只要随风吹.都有豁免权.如同气象学家一样,没有人会真正责怪他们的天气预报不准.
  
  第三:目前市场上的确出现了不少大牛股是由哪些机构的研究员分析出来的,的确很牛,但是我们不要忘记,有多少个股是在顶部的时候,所谓的专家拼命的往上吹,结果股民在他们的专家的误导下损失相当严重,我遇到过一些投资者与我交流的时候讲到如000949新乡化纤等原来的牛股,变成了今日的残花败柳了.据美国<<华尔街日报>>2000年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在过去的三年里,分析师优选的强势股的风险系数比市场其他普通股要高得多,收益却只高一点点,相关人员通过收集了自1989年来华尔街七大证券公司所传的8.9万份研究报告中得出来的结论.更为夸张的是不少公司要求自己的研究员或者分析师集中对有已经涨幅超过平均市场回报20%以上的个股进行强力推荐.自然也加大的分析师们指导经纪人让其客户的投资引向较高风险的股票.
  
  第四:研究员或者分析师们是很少发出卖股票的研究报告的,据美国的证券交易委员会统计表明,2000年充证券公司的分析师们发出的卖出推荐的报告占总报告的1%,原因很简单,因为这样会让其上市公司很生气的,同样的这样的分析师也被赶出研究员与上市公司的圈子了,这上点我很清楚的了解,一般与上市公司关系一般的分析师基本上是得不到太有价值的信息的.从而掐断了他个人的信息来.所以他们没有必要得罪上市公司的利益.一旦问题出现时,受伤的还是基层的中小股东和靠此为生的天气预报员即"股评家"的名声.
  
  第五:据我的圈子里面的朋友了解到,目前不少机构也是利用所谓神秘的研究报告来达到出货或者做老鼠仓的目的.另外目前想让国内的一般研究员出一份对上市公司或者主力有力的研究报告万或者十来万就能搞定.
  
  综上所述,目前的证券市场不太规范,而作为证券市场最基层的从业人员也处于不规范状态,在指导客户进行股票投资时更要认为楚市场当中一些不为普通投资人所知的内幕.以确保自己的客户回避风险,力争让其获得稳定的收益.拾荒网

标签: 怎么读研报 如何选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