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交易系统炒股原理浅析与实战应用_原理篇
选股
1.3K+
<四> 走近
在我们解剖“3+1”之前,先回答一个可能很多朋友都想问的问题:
我学“3+1”的目的是什么,有什么好处?
其实,这个答案在前面的讨论中已经回答了,为了加深印象,我们再从实战的角度出发,给大家一个更易理解的回答:
“目的是为了在调整或调整结束后,不失时机的抓住第一起涨点”(见《大炒家》64页,第5行)
为了方便讨论,请允许我对一些有关“3+1”的基本理念做个归纳
1、股价走势总体架构包含两个部分:主体框架和内部组织结构
2、主体框架由向上、横向(水平)、向下三种趋势组成。
3、内部组织结构是对主体框架的深入,揭示了趋势内部的具体组成状况。趋势的组成主要分为两部分:形态和波段
4、形态的作用是对波段进行衔接,并最终构成趋势(*)
5、常见形态主要有六种:平台盘整、五弯十、回调、回档、短暂整理、稍长整理
6、波段只有两种:上涨波段、下跌波段
7、交易策略:主要选择上升趋势中,形态构筑完毕,即将开始新的上升波段的个股进行操作
8、具体入场时点主要采用狭义的“3+1”所指的契合买点
有不少朋友对其中的第4点不太理解,经常混淆波段和形态的概念。这里我略作展开。
一段上涨趋势是这样完成的:股价上涨一段,这称为一个波段,之后出现了获利或解套抛压,股价需要进行修整,于是出现了各种类型的盘整走势,这段走势称为形态;整理结束后,一个新的上涨波段开始,价格继续走高。形态就是两个波段的衔接点或者叫粘合剂。而趋势就是由多个被形态衔接的波段组成。这里需要提醒的是,后三种形态(回档、短暂整理、稍长整理)蕴含在波段之中,虽然叫做“形态”,但我个人认为应该看作是波段的一部分。
这8个部分里,比较重要的是第5点和第8点,其他几点我想对股票市场稍有了解的朋友都能理解,我就不再展开了。
第5点是对中短线趋势中的诸多调整形态进行了提炼,筛选出了出现频率最高的六种形态——它们是“股价走势变盘的着眼点”(《大炒家》19页)。根据我个人粗浅的观察,这六种形态的主要特点是:
1、30天均线始终保持向上势头,因此,这些形态最长的构筑时间不会超过30个交易日(可能20天更合理);5、10日均线始终位于30日均线上方;前三种形态,5、10日均线可能会发生交叉或横向移动;后三种形态则5、10、30日均线始终保持多头排列,5日均线不会下穿10日均线。
2、这六种形态按耗时长度由长到短依次为:回调、平台、五弯十、稍长整理、短暂整理、回档。
3、这六种形态构筑结束时,应该伴随着成交量的明显萎缩和股价波动幅度的收窄。一般来说,这也是盘面整理结束的标志。
4、构成形态的若GAN条K线平均振幅要小于形态开始之前或结束之后的K线平均振幅。
关于形态更为详细的内容,请参考《大炒家》一书第19页。
下面我们要详细探讨第8点——“核心”的“核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