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头打板战法系列之三:龙头的偶然性和必然性(图解)

拾荒网 涨停板 6.6K+
抛开一些喷子的无价值言论外,这些不太认可龙头战法的人的主要观点集中在两个方面,
1、龙头都是走出来的,想预测是不可能的
2、你现在说的龙头都是马后炮,有本事说说下一个龙头(板块)是什么?
 
其实这些疑问,归结还是一个龙头能否可知的一个问题。这就上升到一个哲学的高度了。原本预告第三篇要写的是"龙头的消亡".但后来我发现,如果不把这个问题回答的话,这消亡篇就不会写得顺畅,于是第三篇就谈谈"龙头的偶然性和必然性".
 
飞龙在年少读书的时候,在历史和政治的教课书中,经常看到这样一句话"历史是偶然性和必然性结合产物".当年觉得这就是一句可有可无的废话,不过,后来随着生活阅历的增长,越发觉得这话简直道出了历史和人生的真相。
 
拿我们都读过的三国来举例。我们都知道,三国有三大战役,分别是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这三大战役不但是以少胜多的着名战役,更是每一场战役都改变了当时整个版图和势力格局。
 
如果假如有时空穿梭的机器,可以让人穿越到这三大战役的每一次开战前,然后对三家(曹刘孙)谁能成为最后赢家进行押宝,有几个人能连续猜对呢?可以说,每一场战争,都意味着一个巨大的不确定性,你很难说谁能笑到最后。就算有人猜对了,那又能怎样,三大战役之后,格局已经愈加的明朗,魏国一家独大。而谁又能猜到,司马氏家族才成为最后的大赢家。
 
可能又有人总结,司马家族最终成为大赢家,与司马懿善于藏拙,善于选拔人才等等有关。可我最后发现,司马懿的长寿和曹氏家族的短命,才是司马家族笑到最后的法宝。司马懿火了72岁,耗过了曹氏三代。设想一下,假如诸葛亮能耗过刘禅,陆逊能耗过孙权,三国的最终结局又是什么样的结局呢?
 
好了,下面我说下我的龙头的哲学观。龙头股是偶然性和必然性的结合。在A股历史中,有大量的没有启动的潜在牛股,因为外部条件不具备(主要是大盘环境),而被扼杀在摇篮当中。这种现象比比皆是,比如一个股因为停牌,错过了一个题材的上涨。而题材终于冷却之后,该股终于复牌了,又遇见了大盘暴跌。或者一个本来还不错的题材,一出来就遇到了大盘暴跌,最终也没有炒作起来。
 
走出来的龙头背后必然有某种的共同因素促使他成为了牛股。我们就不说那些必然性的牛股了,基本上在前两篇已经讲的比较多了。今天来说说偶然性的牛股。

 
以最近的唯一的一只四连板股 300598 来举例。第二板的时候,大家知道它是个独角兽概念。可是周五的时候,因为贸易战的关系,大家竟然发现它还有芯片 进口替代这样的概念,于是昨日直接开了一字板。结果导致本来顶多4个板的空间,最终可能被推至6个板乃至7个板,这就是运气对于牛股的重要性。
 
好了,下面就总结出本篇的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