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大题材板块炒作规律高级教程:如何判断题材持续性——看懂龙头(图解)

拾荒网 涨停板 9.9K+
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

第一个角度:常识与理想化推演

这个说来简单,但是特别难。就是前提是,你得有常识。以前有个笑话:一个人炒股了,那他得精通各行各业。

其实是,不需要精通,但是得有基本判断。

举个例子:如何理解锂电池这个板块超好的持续性?因为很简单,未来电动车如果能够取代现在的车,那么市场空间得多大?所以,这尼玛是个超级题材啊。

而人工智能就更是了。

超级题材是可以很轻易的预判的,那么稍微小一点的题材呢?也是如此,只是更难一些,比如说09年的甲流,当时甲流闹得很凶,媒体的推波助澜使得观众认为有非典一样的可能性。非典,你想啊多他妈严重啊。所以甲流这是个超级题材啊。

也就是说,我们我们得到第一个重要的思维落脚点:理想化推演。

大家知道炒股是炒未来。所谓的炒未来,就是并不关心未来真正到底是怎么回事,而是关心当下来看,未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事。

然后把这种可能会发生的事情,提前兑现了。

这就是炒股的本质。

再举一个例子。小学一年级,小朋友A门门考试100分,一个小朋友B各种不及格。这个时候,从功利的角度考虑,往往大人们会更喜欢A,因为他们认为A将来有可能会成长为一个有前途的人。

但是事实上,20年后到底A和B谁牛逼?这完全说不定,只不过,当下的好成绩,会给人一种未来会很有发展潜力的错觉,这种错觉就是:理想化推演。(如果这个事情一直按照这样的逻辑发展下去,那么一定会发生很好的事情)。

而至于,未来是不是会按照这个逻辑发展下去,则并不是当下需要关心的事情。

所以,我们就可以来看到一些大题材: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一带一路,雄安,自贸区,互联网金融等等。

这些题材如果按照理想化推演,都是能够改变当下格局的超级大题材。所以,就存在被爆炒的空间。被爆炒,也就意味着有持续性。

顺着理想化推演的角度往下想,我们会遇到第二个困惑:道理什么时候算有效?

我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新能源汽车。

2008年,你跟我说以后新能源汽车(电动自行车)有可能成为汽车的主流,你信不信?

我信。

2013年,你跟我这么说,我信不信?

我信。

2017年,你跟我这么说,我信不信?

我信。

那新能源汽车能改变汽车格局这个未来猜想,在过去10年里,逻辑都是一样的。为什么炒作的空间就不一样呢?

这就涉及到非常重要的一点。理想化推演的证据。

还是举小朋友的例子,小朋友门门都考100分,那么我觉得他有可能未来会很出息。而小朋友只是在做作业的时候很认真,你就让我觉得他未来会很出息。这个证据未免太小了一点。如果证据少,那么我势必愿意下的筹码就少。

相比与新能源汽车,2010年的时候,如果要炒作,我只能随便炒一波。为啥?因为啥影子都没看见。

但是到了2015年,可就不一样了。你已经看见特斯拉了,你已经看见更多的证据了。

所以我们来看看新能源汽车的牛股之一赣锋锂业。

逻辑是同样的逻辑,为什么真正启动是在2015年下半年?那可是牛市结束之后了。

我给你看一个证据。

这是赣锋锂业的年度业绩(14年有并表),7年业绩从亿级别增长到十亿级别,过去三年,业绩增长4倍。我们可以非常明显的看到,真正业绩爆发(不仅从增速上,另一方面从规模上)都是从15年开始,16年加速。

为什么?因为新能源汽车规模化落地开始从畅想,准备变成现实了,而这个时候作为这个产业链的上游,原材料率先受益兑现了。

也就是说一个孩子拿到清华录取通知书了,你这时候愿不愿意加注他未来会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呢?(尽管未来仍有不确定性,但是,确定性越来越强了)。

这就是理想化推演的证据越来越强。

人工智能也是如此,2008年的逻辑与2015年的逻辑差别并不大,但是证据却天差地别。

而2017年,远的来说,谷歌的阿尔法狗已经横行天下。而近的科大讯飞的语言输入法确实能让人第一次使用的人感动科技的惊艳。3月7日更是被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各路风险投资资本大肆追捧人工智能创业者。你说这种证据够不够?

标签: 打板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