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清楚自己的初衷与期望了。那么就要开始建立相应的策略。
交易逻辑是交易的出发点,也是交易行为的理论支撑,具体就是交易方法。
建立交易逻辑,最核心的依然是可持续性。
我举个例子:举例打板。
打板的盈利逻辑是什么:介入一只还能继续涨,但是当天被涨停板制度强行熔断涨幅。次日会接着涨的票。
那么续着这个逻辑,往下延伸:比如有一段时间你发现,赚钱效应特别好,大家对于个股的持续性非常看好,于是打二板变成了更好选择股票的方式。
比如有一段时间,市场行情一般,二板基本就到头,那么你该做一板的题材龙头。
比如有一段时间,市场非常差,天天杀打板。那么你可能要休息一阵子。
思考完这个,到具体当天你打的某个具体的板,你就得知道它是什么情况,它的逻辑是啥。
从大逻辑到中逻辑,再到小逻辑。这是一个交易逻辑的细化过程。(以后会具体讲,今天就先讲个框架。否则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再举例子。比如做基本面研究。
那么你就是发掘公司基本面即将发生变化,但是股价还没体现出来。
这就是大逻辑。
然后中逻辑是什么?
比如最近,去年供给侧改革,会导致今年公布的钢铁等周期行业业绩暴涨。那么等到公布业绩的关键阶段就会爆发。所以你需要布局。
小逻辑是什么?
具体布局周期股中的哪个股票?是买沧州大化?还是买方大炭素?还是买买一整个行业。
从大分析到小。
然后,基于你的逻辑,逻辑发酵前买入,发酵后卖出。
不要被非逻辑因素内的波动干扰。
比如你做超短的,就不该在次日该卖出的时候,觉得这票基本面很好,可以拿着做波段。
比如你做基本面涨价的,就不该在它某天炒题材拉板之后,想着我高抛低吸。
任何一个买卖逻辑都不可能覆盖到全部的涨跌幅。你需要去做取舍。这也是人生智慧:留有余地。
标签: 打板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