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什么会影响市场资金
明白了资金对市场的极端重要性,就需要对影响资金的各种因素进行详细的研究。
1、资金总量决定市场整体的机会。
2014年牛市产生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条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放开了社会配资这个资金杠杆,让社会资金大量涌入,快速驱动了市场整体上涨。
在这轮资金浪潮下,股票与资金的关系是供应小于需求,在牛市最高潮之时,仅上证指数的单日资金交易量就超过了13000亿元。在牛市中所有股票都鸡犬升天,人人均变为股神,只要买入就是赚,这就是资金充沛驱动的力量。
再看看2018年上半年,整个市场走在单边阴跌的趋势中,单日上证指数最高成交量只有2300亿元,超过2000亿元的天数都是个位数,最低时不足1000亿元。与牛市高潮时期的资金量相比,悬殊10倍之多。
这个资金量级对于市场就是一种灾难,整体市场根本产生不了大的机会。
2、整体市值对于资金就是一个考验
为什么资金量的下降,会严重影响到市场上涨的整体机会。原因很简单,这和市值有很大的关系。在整体市场的分析中,大家一定要有市值的概念。
市值是当下整体市场所有股票市值的总和,这个很好理解。但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一个关键理念,市值的另一层含义是:潜在空方(所有持股者都是潜在卖出者)。市值的体量决定了潜在空方的规模,空方是由潜在空方的情绪转换而来!所以,市值越大,市场的压力就会越大,市场情绪一旦转空会让空方如洪水般涌现。同样,如果市场成交量急剧萎缩,而新股还不断发行,退市股票量远远低于新股,市场的选择就只有一个:因资金无法承接而向下走!
通过上面的讨论,大家应该明白:资金总量对于市场是何等的重要!
没有持续增长成交量的市场,基本就没有任何的整体机会。
所以,市场多空资金量、市场情绪与市值的比例关系决定了市场整体的机会关系。
3、影响资金关系的主要因素
对于影响市场资金关系的主要因素,我们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政策导向、市场矛盾和市场位置。
(1)、政治环境
政治环境包括国内外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对市场的影响力也是在变化的。过去国内政治环境影响比较大,国外环境相对小。但是在2018年,大家看到美国为了压制中国的国运,挑起贸易战!实实在在的影响了股票市场的涨跌!
政治环境会直接影响到主力资金与散户资金的做多信心,也就是我们说的情绪。散户资金受情绪影响较大,而机构主力资金对市场的判断相对理智,机构主力资金如果没有信心,市场上涨就缺乏发动机。
不仅是贸易战,还有美股的涨跌也会对A股形成情绪冲击(因为世界经济一体化,产业链一体化,中美科技企业都是其中一环),如果市场主力再看空,这个影响就是实打实的存在。
(2)、经济环境
经济环境对市场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因为经济环境将直接影响到上市公司的业绩,财务报表。这会导致机构主力资金与散户对市场估值看空,强化做空资金的力量,让市场情绪更加保守和低落。
同时,经济环境的问题还会影响到社会增量资金的入市。对于市场而言,缺乏增量资金的入场,是市场处于熊市的特征。熊市比较大的问题就是市场缺乏整体的赚钱效应,没有赚钱效应的市场很难吸引场外资金进来。
经济环境的影响还有其复杂性。中国经济总量的增加,经济结构的调整,社会资金虽然大幅增长,同时也带来了更多样化的投资渠道。比如房地产、汇市、期市、P2P、比特币等等,吸走和分流了大量的社会资金;股票基金发行困难,基金资金不足,也反映了股市的影响力与吸引力明显降低。同样,还必须有一个认识,就是国家层面利益的博弈。由于一些历史深层复杂性问题的存在和需要解决,必然会涉及牺牲某一些市场的短期利益作为交换,都将直接影响市场。
(3)、政策导向。
它体现了管理层对资本市场,对股票市场的意志,这对市场形成绝对的影响。
政策导向对市场资金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复杂的。比如:
一是从2015年到2018年,直接影响较大的政策就是去扛杆。这是导致2015年股灾的直接原因之一。让一辆在高速路上200码急速行驶的轿车突然停下来,只会是人翻车仰。国家去扛杆的原因很多,扛杆的问题已经影响到国家安全。但就股市资金关系的影响而言,无疑于釜底抽薪,直接要了市场的命。
二是2017年管理层刻意引导市场走所谓想当然的价值投资之路,将大量的机构资金导向了贵州茅台、格力电器等所谓的上证50白马股,造成市场上证指数的虚涨和中小板与创业板指数缺少资金关注出现无抵抗的下跌。这些大家伙的上涨又为2018年上证指数的补跌埋下了后果。2018年管理层又反过来扶持创业板、科技股,一场游戏一场梦!
三是管理层对游资炒作股票无规则性的特停。
直接打压了游资资金的生态链和市场的活跃性。让资金面本已经十分枯萎的市场,不断向下阴跌,市场更加缺乏活力和资金炒作,如死水一潭。
总之,管理政策是复杂的,对市场资金面的影响是直接的,也是要命的。中国股市近30年走势,充分体现出了一个问题:市场管理层的不成熟。这个不成熟的结果会让散户很痛苦。
当然,上面分析的是对资金面的负面影响。同时,我们也要重视会影响资金量增长的正面政策的作用。比如,降准降息、扩大外资投资比例、还有养老金入市等等,根本点都是在于分析市场增量与存量资金面的影响关系。
4、市场矛盾
2017年开始,市场上一个比较明显的感受就是管理层加强了监管,开始清理问题公司,对那些上市只为套钱和随意发布虚假财务信息的问题公司、皮包公司下重手。
随着监管不断加强,裸泳者浮出水面?财务报表相对真实性的发布,让这些公司暴露出来,2017-2018年的年报披露期就变成了一个雷区。这个问题还将持续,在今后的年报披露期,还将不断揪出深藏的问题公司。
这些问题反映出中国股市企业质量让人非常担优,企业质量可是市场的根基。这么多年来,某些管理层的腐败,让大量毫无投资价值和科技含量的传统问题公司上市圈走了无数的散户财富,同时破坏了市场的健康结构。拾荒网打板专注短线技术技巧进阶。
现在梦开始醒了,这些无良(疫苗也敢做假)的上市公司开始受到惩治。但是,这种长期形成的恶劣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市场矛盾,给已经很少的市场存量资金带来巨大的伤害和压力。解决这些历史问题不可能是一时之功,需要时间。这必然会让很多无辜散户受到伤害,吞噬市场宝贵的存量资金。
而且在这种环境下,一时会很难吸引外资大量进来。
今后,A股上市公司质量的提升和清理的结果必将影响外资进入的程度。这些从根本上取决于国家对上市制度与退市制度的完善。中国股市能不能健康发展,改变牛短熊长的的尴尬格局,让资本市场为国家发展发辉更大融资作用,让股民能享受到经济发展的红利,制度的完善起决定性作用。
5、市场位置。
位置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因为位置与市值紧密关联。
不同的位置代表了不同市值的变化,如果位置与情绪相结合,将会产生巨大的趋势力量。比如:假设上证在4000点之时,市场总市值可能是80万亿元。如果4000点位置在牛市中,市场的整体情绪高涨看多,这80万亿元的潜在空方,就可能只有1万亿元成为真正的空方。那么市场只要有高于1万亿元的买方资金量就可能保持向上的趋势,而且这个趋势将会继续吸引卖出的资金和场外的资金再次进场形成良性循环,让80万亿市值的坚定持股者继续锁仓。
但是,如果上证4000点之时,是处于牛转熊的时点上,市场情绪在走熊,这80万亿元的潜在空方,就可能有2万亿、3万亿成为真正的空方,一泄而出,市场的多方资金根本无法承接,趋势就只有在多方的顽强抵抗中不断向下,而这向下的趋势会使看空的情绪得到加强,让持股者的筹码更加松动,由多转空。同时,市场的弱势又会阻止空仓资金与场外资金入场,让走势走向恶性循环。当然市场是复杂的,趋势不会是直线的发展。
不论牛熊都是在波浪式的轨迹中运行。在人性贪婪与恐惧的作用下,会有人不断的在不同的位置抄底与追涨。形成上涨过程中的回调再涨,涨了再回调又涨;下跌过程中,不断有人炒底形成反弹再下,再出现反弹再寻底。
这些过程都体现了一个核心,就是资金与情绪的关系。
比如在熊市下跌过程中的每一次反弹,只要不是底部,你都可以感受到,空方在急跌后会出现暂时性的疲乏,在一个较短的时间段内出现多方强于空方的假相,产生一个反弹,这个反弹的力度取决于,这个时间段内多方的资金量级和空方筹码的疲乏度或叫情绪度,所以缩量反弹是下跌反弹中的最大特点。它表示多方部队有限,空方部队在休息,而一旦反弹产生一定利润,买入的短线多方就会由持股者变为利润兑现者,多头将迎来当头一棒,力量更弱!短期利润的兑现会再度激活空方力量,继续向下剿杀死多头。。
所以,同一个指数位置在不同的情绪时期,所面对的多空力量对比是完全不同的(这里还没有加入环境等因素)。而不同的指数位置,所产生的多空力量的对比也会完全不同。
那么大底与指数位置的关系是什么?这仍然是一个资金关系的问题。
我们前面讲,市值的核心就是潜在的空方。市值越大,多方的压力就会越大。
当指数随时间的推移经过不断的下跌达到一定位置的时候,下跌的幅度越大,那么市值就会越小。比如达到2600点时,可能市值就从80万亿缩水到40万亿元。
市值缩水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潜在空方资金体量的变小。在80万亿时上涨一个点所需要的资金量与40万亿时所需资金量大幅降低。那么,降到那里是底部,这不仅仅涉及到市值问题,还有非常复杂的资金关系、政策关系,环境关系。真正的大底是多方面因素的复杂影响,最终形成后,会慢慢走出对上涨的一致性行为。
所以,市场是在40万亿、35万亿或30万亿能探底成功和指数位置有很大的关系,又不完全取决于指数位置。还受当时的政治经济环境、管理政策、市场情绪、多方资金情况和金融结构风险的综合影响,最后形成市场持股筹码大部份锁死(套死不卖,甚至看都不看了),经济环境有触底趋势,管理层与散户都有思涨心切,管理层逐步加大释放出真正有利于市场资金增加的政策,最后在无形中让多方资金量与情绪相对于空方已经具有真正优势,底部就开始形成。
底部的形成实际就是在多空资金关系上,多空受复杂因素的影响下(表面无法看出),市场平衡被无形打破,多方实际已经占有绝对优势。随着底部悄无声息的形成,指数底点不断抬高,买入后赚钱效应不断出现,开始吸引市场外和空仓的资金逐步加入进来,市场情绪让市值筹码变得更稳固,多方资金更充裕,筹码供小于求,驱动了行情的产生。这种产生的过程,会是一个慢慢传染发酵的过程,刚开始不会是普涨,一定有一些板块带头,再慢慢扩散开来,最终反弹的程度也是非常复杂演化过程,虽然不可预测,但是仍离不开市场资金关系的最终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