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个标题用了个足球中常用术语,梅开二度。懂足球的常听见,意思是同一件事成功地做到两次,在一场比赛中一名球员进两粒球。
在股市中的人气股尤其高标票上也经常出现梅开二度走法,而且但凡出现这种梅开二度走势,最终高度往往都不低,少则六七板,多则八九板甚至十板的也很普遍。
看一个案例:
上面两张图是保变电气五板到六板的过程,五板当天已经明显有些大烂板,六板当天早盘快速涨停,后面直接走到十连板。如果单纯从盘口角度看,这个五板到六板只是个普通的弱转强,那一个单纯的弱转强能支持个股走到十板么?显然不能。
那差别在哪里?
在消息催化驱动上。
3月4日晚,中央召开正直局工作会议,提到新基建七大领域:5G基建、特高压、轨道交通、充电粧、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
在这个新闻出来前市场也在炒新基建,但当时是以5G方向做主导,保变电气属于新基建范畴,但作为板块高度板一直都在跟随旧基建炒作,并没有领导力,当时高度板是旧基建的宏润建设,口罩的克劳斯。
而且,保变电气五板回封还是受益市场情绪回暖才勉强封的住,但是在新闻出来后,3月5曰新基建尤其特高压板块直接翻天了,当天足足有22只个股涨停。
自那以后,保变电气开始了他的成妖之旅,从六板一直涨到十板。
现在回过头来看,保变电气的十板之路其实是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作为普通的高度票跟随市场情绪炒作,表现的并不突出,最后五板勉强封住不至于炸掉,第二阶段是ZZJ会议利好出来后,次日盘口弱转强开始又彪起一波,开始正式带领新基建特高压板块上涨。所以说,如果以单一视角看保变电气肯定无法解释这十个板的空间,必须更全面的角度去看。
类似的,这种走法有很多,而且在很多高度票上都出现过,下面以问题的形式来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