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聊个话题,主流板块的独立新逻辑。
先说主流板块。
所谓主流板块,是一个有具备持续性的、显著的(比如,翻倍行情)、且广泛的(并非只有一个独立票在涨)赚钱效应的板块,某段时期内资金聚集的地方。今年几个趋势板块,消费、医药,都是明显的大主线。
这个主流,不仅仅指某一个具体的题材、行业,某个时期里有持续性的赚钱效应的共性,也可以称为主流。
比如:2018年虽然指数整整跌了一年,却是一个超跌次新+的大行情。从贵州燃气之后,上半年每一个超短大龙头,都是超跌次新属性的。这也是一种隐形的“主流”。
而主流独立新逻辑,顾名思义,就是主流里面出现的一个新的炒作分支。
它有两个内涵,分别对应的是主流板块不同的炒作阶段。
我们最开始说的,所谓主流,一个特点是持续性的赚钱效应。比如疫情,这是个跨年度的趋势大板块,持续性在于时间的跨度。
而这个持续性的赚钱效应,绝对不是通过单独一个票,某一个逻辑一直不断地涨上一年的。这是炒作规律所决定的。而如果总龙头不能一直涨,板块的赚钱效应怎么维持?答案是同大板块内,新的逻辑。
新逻辑第一层内涵:主线内部的大逻辑切换、接力
往往一个大趋势主流,背后是有一个大逻辑的。大逻辑就意味着不止一个方向受益,而往往扩散到整个行业、上下游。
新逻辑和原本炒作的逻辑,是接近平行的、尽量同样大级别的关系。成功的新逻辑,最终角色是在大主流内部再开辟一条主线。在上一个主线缺少催化。且股价短期高位时,这个新方向就起到了主流内部大逻辑接力的作用。
比如:
今年疫情股,最初炒作的是口罩等耗材,总龙头道恩已经5倍了,已经出现调整。但疫情是影响深远的。后续核酸检测、疫苗等新分支是同等受益的。
去年科技股,实际上最初7月份开始炒作的核心是5G相关、半导体,到了11月份,从漫步者开始,主流的核心转移到消费电子。切换的逻辑在于,5G时代,消费电子换机潮同样是高景气的,且位置不高。
特点是:这个新分支的炒作节点相对不是那么明确的,一般是配合行业、逻辑的新催化。(比如,检测盒出现爆单)。
更需要左侧地对炒作方向、逻辑强度有一个预判。
相当于,左侧预判主线的新方向。这是个更大的话题,今天我们这篇文章中重点来说说第二种情况。
新逻辑第二层内涵:偏补涨属性的逻辑延伸。
大部分情况下,并不是这些逻辑本身有多实质、多硬。说白了,往往逻辑并不是什么新逻辑,为什么偏偏这个时候被找出来大炒?
关键是这个逻辑符合大主线的风格,并且这个主线在短线形成了强烈的赚钱效应,构成快速的补涨。
这类似超短玩法里面,龙头打出高度后,补涨龙头能走出快速的涨幅。龙头打天下的时候是顶着分歧出来的,而对一个题材的共识形成以后,补涨不再需要经历这么多的分歧。
因为是补涨属性,所以一般盘口形式会更强,比如强趋势、甚至连板的形式走出来(就像题材炒作的补涨),因此很容易形成很强的效率。拾荒网专注短线涨停板打板技术技巧进阶。
本质上,这是另一种题材炒作,只是这个“题材”,是基于主流风格的一个基本面辨识度。这种基本面辨识度,是价值风格有效的背景下的一种共识。
这种新逻辑,更大的价值,是盘面走出来后的右侧跟随。跟上面说的第一层相比,左侧预判的成份更少,跟随的成份更多,介入节点也更容易明确。
这个玩法大致的流程是这样的:
1.主流的判定以及什么时候能玩?(择时层面)
2.哪种逻辑类型是市场所喜欢的?(选股层面)
3.根据包含符合模式的逻辑票的走势来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