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聊个话题,主流板块的独立新逻辑。
先说主流板块。
所谓主流板块,是一个有具备持续性的、显著的(比如,翻倍行情)、且广泛的(并非只有一个独立票在涨)赚钱效应的板块,某段时期内资金聚集的地方。今年几个趋势板块,消费、医药,都是明显的大主线。
这个主流,不仅仅指某一个具体的题材、行业,某个时期里有持续性的赚钱效应的共性,也可以称为主流。
比如:2018年虽然指数整整跌了一年,却是一个超跌次新+的大行情。从贵州燃气之后,上半年每一个超短大龙头,都是超跌次新属性的。这也是一种隐形的“主流”。
而主流独立新逻辑,顾名思义,就是主流里面出现的一个新的炒作分支。
它有两个内涵,分别对应的是主流板块不同的炒作阶段。
我们最开始说的,所谓主流,一个特点是持续性的赚钱效应。比如疫情,这是个跨年度的趋势大板块,持续性在于时间的跨度。
而这个持续性的赚钱效应,绝对不是通过单独一个票,某一个逻辑一直不断地涨上一年的。这是炒作规律所决定的。而如果总龙头不能一直涨,板块的赚钱效应怎么维持?答案是同大板块内,新的逻辑。
新逻辑第一层内涵:主线内部的大逻辑切换、接力
往往一个大趋势主流,背后是有一个大逻辑的。大逻辑就意味着不止一个方向受益,而往往扩散到整个行业、上下游。
新逻辑和原本炒作的逻辑,是接近平行的、尽量同样大级别的关系。成功的新逻辑,最终角色是在大主流内部再开辟一条主线。在上一个主线缺少催化。且股价短期高位时,这个新方向就起到了主流内部大逻辑接力的作用。
比如:
今年疫情股,最初炒作的是口罩等耗材,总龙头道恩已经5倍了,已经出现调整。但疫情是影响深远的。后续核酸检测、疫苗等新分支是同等受益的。
去年科技股,实际上最初7月份开始炒作的核心是5G相关、半导体,到了11月份,从漫步者开始,主流的核心转移到消费电子。切换的逻辑在于,5G时代,消费电子换机潮同样是高景气的,且位置不高。
特点是:这个新分支的炒作节点相对不是那么明确的,一般是配合行业、逻辑的新催化。(比如,检测盒出现爆单)。
更需要左侧地对炒作方向、逻辑强度有一个预判。
相当于,左侧预判主线的新方向。这是个更大的话题,今天我们这篇文章中重点来说说第二种情况。
新逻辑第二层内涵:偏补涨属性的逻辑延伸。
大部分情况下,并不是这些逻辑本身有多实质、多硬。说白了,往往逻辑并不是什么新逻辑,为什么偏偏这个时候被找出来大炒?
关键是这个逻辑符合大主线的风格,并且这个主线在短线形成了强烈的赚钱效应,构成快速的补涨。
这类似超短玩法里面,龙头打出高度后,补涨龙头能走出快速的涨幅。龙头打天下的时候是顶着分歧出来的,而对一个题材的共识形成以后,补涨不再需要经历这么多的分歧。
因为是补涨属性,所以一般盘口形式会更强,比如强趋势、甚至连板的形式走出来(就像题材炒作的补涨),因此很容易形成很强的效率。拾荒网专注短线涨停板打板技术技巧进阶。
本质上,这是另一种题材炒作,只是这个“题材”,是基于主流风格的一个基本面辨识度。这种基本面辨识度,是价值风格有效的背景下的一种共识。
这种新逻辑,更大的价值,是盘面走出来后的右侧跟随。跟上面说的第一层相比,左侧预判的成份更少,跟随的成份更多,介入节点也更容易明确。
这个玩法大致的流程是这样的:
1.主流的判定以及什么时候能玩?(择时层面)
2.哪种逻辑类型是市场所喜欢的?(选股层面)
3.根据包含符合模式的逻辑票的走势来介入
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主流的判定以及什么时候能玩?(择时层面)
最值得重视和参与主流里面的独立逻辑的时机,是你发现一个板块是当下市场的热点主流。
实际上,当一个板块是市场最大的主流时,在里面无论是挖掘还是折腾,成功率都是高的,因为所谓主流,就是资金和市场关注度聚焦的地方。反之,下跌的板块,往往越努力越倒霉,喝凉水都会塞牙。
那么如何发现和判断当下市场的主流?关键是:发现赚钱效应的标志性异动。
1.高位趋势股突破性新高
首先,高位核心趋势股突破新高是一种表态,体量越大的票,分量越大,比如前阵子海天味业的加速新高,是消费股极度强势的一个信号。这个阶段,你能明显感受到,出一个业绩超预期的消费股,就各种炒,只要买就真香,比如千禾味业。
其次是板块历史新高数量,每天跟踪历史新高的股票来自哪个板块,尤其要注意出现集体突破前高的情况。另外,前一段时间没有出现,而近期出现连续新高霸屏的情况,要更加重视。
比如:
今年4月初,疫情票趋势票连续新高,在这种环境下去找逻辑,成功率是很高的,甚至是有瑕疵的逻辑,也容易受到市场认可。(具体的逻辑在下面会举例说明)
7月下旬,出现了化工票的新高霸屏。前有沈阳化工,后续出现了好一些化工票的独立逻辑,如新日恒力。
2.板块指数连阳
关注各个行业的板块指数的异动。拿食品指数举例,最近2个月出现了很经典的独立新逻辑主升。
7月9日左右食品指数走出了连续的大阳线,而两个持续性很强的主流新分支代糖(保龄宝)、不老药(金达威),都是7月9日左右启动的。
8月18日左右食品指数完成连阳,乐惠国际的趋势加速正是启动于这个节点,过了近一周,吉林森工的趋势加速开始。
关注到这个异动,你可以有意识地更重视这几个新题材。
3.出现短线的超强赚钱效应
这里说的短线,不是纯粹情绪的连板,而是有内在逻辑的票打出的高度,形式可以是连板,也可以是强趋势。
最典型的例子是7月上旬,沈阳化工打出了一波10板的空间,其属性一个是疫情(手套产业链),一个是化工品。并且,再结合不久以后万华化学历史新高、化工板块涨停潮,至少,应该对化工板块的新逻辑保持足够的关注度。
留意上面这几种异动,目的是发现市场当下的主流,赚钱效应在哪,并对这个板块加以重视。拾荒网炒股,专注短线技术技巧进阶。
重视的形式为两点,一,主动在里面左侧挖掘新逻辑;二,随时注意有启动迹象或已经启动的主流独立逻辑,并重视起来。
一般来说,右侧发现是一个常态。
那么关键在于,右侧发现后的定性,什么是符合我们模式的。
首先需要知道什么类型的逻辑是市场所喜欢的。
逻辑和逻辑之间是有区别的,好的逻辑在特殊的节点,容易抓住市场的g点,因此容易快速形成共识。而快速形成的共识,就是短线效率的源泉。
市场喜欢的好逻辑意味着“主流风格”和“股票上涨”之间的逻辑损耗是最小的,就像你已经判断了明天市场冰点转势,那么你一个优先选项是干市场高标。
这是我们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哪种逻辑类型是市场所喜欢的?(选股层面)
接下来介绍几个市场容易喜欢的逻辑种类,下面的例子我都会结合上面说的赚钱效应异动来分析。
1.主流的分支新逻辑
顾名思义就是符合主流风格的一个新分支,且这个分支是之前没有炒作过。分支的新逻辑为什么容易得到认可?
一是,产业是相互联系的,往往一个子行业的高景气,折射了上下游、整个大行业的景气,比如健康食品,代餐、代糖,都是出于人们对健康的需求,而再站高一点看,对健康的需求,也就是消费升级。
其次,这也是市场比价体系在起作用。
主要有几种类型:
1)同行业的上下游挖掘:比如计算器篇中提到的疫苗产业链挖掘,疫苗是一个强主流,疫苗瓶则是主流中的分支。
2)同大行业的不同细分:比如食品是个大主流,板块k线走牛,而健康食品属于食品的分支板块,代糖又是健康食品中的分支。
3)同景气细分的新挖掘公司:比如市场已经证明了玻尿酸的景气度,也走出牛股,有一个新公司未来有大量玻尿酸投产,且品质很好。
这些逻辑细分,都应该按照计算器那篇的框架大致过一遍,如果符合我们的框架,就应该重视。甚至有些时候,这个分支足够实质,也会从独立走向开辟一个新的小板块(比如保龄宝)
例1:保龄宝(同期还有金达威)
在保龄宝启动之前,已经有值得关注的信号出现:消费核心票连续新高,食品指数加速连阳,消费票是市场明显的一大主流,并且此前,已经出现了西麦食品、仙乐健康两个代餐领域的强趋势票,说明健康消费是市场很认可的一个方向,那么这是应该重点留意的。
保龄宝中报预增,其中说到业绩增长原因是赤藓糖醇的销量大增,而赤藓糖醇属于健康代糖,联系元气森林成为爆品,就有代糖渗透率快速提高,代糖公司受益的逻辑(还有更多细节,比如,产能、生产壁垒等,这需要按照我们的框架来过一遍)。
在知道逻辑的同时,有前面的认知铺垫,应该反应过来这是属于消费赛道的高景气分支,并且没有炒作过。并且值得在启动的初期将其定性为一个大逻辑。
例2:乐惠国际
信号上:食品指数连阳,安井食品、海天味业等核心食品票突破新高,应该重视消费风格的独立逻辑。
即使之前你没有留意这个股票,可以通过异动发现它:出现了趋势突破。拾荒网,一个有价值的炒股知识进阶网站。
接着去看它的逻辑:行业是精酿啤酒,对标西方国家有千亿以上的渗透空间,并且近年国内增速在45%以上。
而且,精酿啤酒对于普通工业啤酒,不就是消费升级吗?
显然是一个高增速的新的消费赛道,且没有被大规模爆炒过,属于主流新分支。加上当时消费板块的各种信号,即使不买,也应该作为重点标的关注。
例3:江南高纤
属于主流里面的分支计算器票了,年初疫情耗材是最大主线,此前有道恩股份走出来5倍的涨幅,当时有以岭药业的强趋势。
道恩代表的是口罩耗材涨价的风格,而当时出现一个新的产业涨价信息,es热风棉涨价,也是口罩的材料。以前价格1w一吨,当时报价10w元。这是个标准的计算器票了。按照计算器保守计算,价格按照3w算,有效产能按10w算,年化利润20亿,5倍pe对应100亿市值。
疫情票是当时大主流,这个时候出现了一个能按计算器的逻辑,至少一应该重视。这个票恰好是当时的新王次日,主流逻辑和时机共振,成为了短线龙头。
这个例子有点特殊。并不发生在道恩主升之后,而是后面的反抽连板中。和上面的例子相比是有一定错位的,一般来说,逻辑越实质(比如不是纯题材,有数据支撑)越能对抗这样的错位,独立性更强些,逻辑没那么好需要更好的主流环境。
例4:焦点科技
这个例子比较近。
前置留意到的异动,跟上面两个一样,是消费股的主流风格,消费指数新高。同时,跨境贸易已经作为消费风格中的一个大主线走出了很强的赚钱效应,比如乐歌股份、星徽精密一直新高。
那么焦点科技启动时,如果留意一下逻辑,会发现,有个跨境电商平台,中国制造网。也就是个体想做跨境电商,可以通过这么一个海外平台参与。按照产业链的逻辑,这是跨境电商的上游。跨境电商因为疫情今年是高度景气的,那么有上下游传导的逻辑。
按照我们的框架,这属于一个没炒过的跨境电商的新分支逻辑,在启动初期是值得参与的。这个例子就更加偏向题材性质了,因为落地空间无法计算,不好明确,赚的就是主流的溢价,越是纯题材,在走弱时越要即时抽身。
2.主流对标
对标逻辑,也是这种情况下效率很高,容易被认可的逻辑。对标道理当然很简单,就是找到共性,然后比价。比如有个票国联股份,你说什么工业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别人不懂,一说,工业界的拼多多,大家很快就get到了。
是一种我们类似,凭什么我们差这么多的逻辑。
但要注意,大部分情况下,市值差这么多,一定是有合理的原因的,比如接下来要说的吉林森工,小矿泉水对比农夫山泉,市值差很多,但核心壁垒在于渠道的铺设,这才是原因。
所以,对标不是任何时候都有效,而是在这个主流风格下,大家阶段性打鸡血认可这样的对标。赚的还是博弈的钱。
例1:吉林森工
赚钱效应的异动不多说,跟上面乐惠国际是前后脚的关系,食品指数加速新高,这个风格下的独立逻辑必须重视。
直接的催化是农夫山泉开启招股,就是在箭头这一天。农夫山泉上市市值预估是2000多亿市值。而吉林森工的逻辑是,旗下有个矿泉水公司叫泉阳泉,在长白山有优质泉眼,甚至农夫山泉有些泉眼资源都是向其购买的,水的风评很好,但公司不太营销,业务基本只在吉林做,19年的利润1.2亿。
农夫山泉2000亿,当时这个票40亿不到。按照消费股当时普遍60倍pe,1.2亿利润,也对应72亿市值。对标就是这么对标起来的。
实际上,这个资产一直在,以前也没炒起来。关键是:这个时候消费风格为最强主流,同时有农夫山泉的催化。核心还是围绕主流的炒作。
例2:新日恒力
信号上:7月中旬沈阳化工10连板,板块趋势龙头万华化学也同时出现历史新高,并且,化工出现了连续新高霸屏。那么应该重视化工板块的逻辑。
新日恒力,首板出现在7月20日。重视化工品种的话,应该深入挖掘这个票,从而发现月桂二酸。
这个票有两个角度可以定性,一个是计算器,计划5w吨的产能,生产成本2w,4.5w售价,可实现年销售收入22.5亿元,毛利润12.5亿,净利润5.45亿元。20倍pe,市值100亿以上。
第二个就是对标逻辑,当时科创板的凯赛生物即将上市,上市前估值已经550亿,上市后会更高。月桂二酸是凯赛生物目前的主力产品,占营收70%,产能7w吨,跟新日恒力比多不了多少。但市值差10倍以上,这就带来了对标的大空间。
对标+计算器,在主流赚钱效应还在时,非常值得重视。不过有个小插曲,第一波没太强,第二波的催化是互动易回复,和凯赛的产品一样,相当于说我们就是茅台,不是茅台王子酒,开启极致的加速2波。
例3:马应龙
这个票是题材性对标的一个很典型的案例,6月20多启动,背景是医药和消费股的连续加速新高。
首先这是一个中药票(痔疮膏),同时转型做眼霜(消费,化妆品属性),而且卖得不错,在国外还广受好评。
前提是医药、化妆品赚钱效应超好,所以市场能认可对标。普遍的消费股、医药pe都是60倍以上,再看,我小马既是化妆品又是医药,当时启动时才10多倍。那么对标60倍,修复空间很大。
这个基本上很难落地,题材属性更强。但有时候炒作逻辑就是这么简单粗暴,在主流里,一个票的亮点,容易被放大。
3.主流中的远期计算器
所谓远期计算器,跟普通计算器相比,落地时间要更远,比如未来几年能xxx,故事性更强。
这种逻辑除非像免税这样确定性非常强的,一般来说市场对其认可度要打折扣,因为太远的故事,就存在大量不确定性。
但在我们这个玩法中,这类票却是很有价值的。因为主流的赚钱效应下,市场可能会忽略这那的瑕疵,炒作想象力。而这个想象力相对于纯题材,又不是单纯的口说无凭,带逻辑,这往往能出现一些很好的机会。
例:光启技术
出现节点,军工的前几波赚钱效应已经打出来了,中航沈飞、航天彩虹等等,这个趋势型大题材,余温未散,相关的独立逻辑,依然值得留心。
事件催化上,是之前吹的军工新材料开始订单落地了,并且国内唯一,需求量很大。
算未来计算器业绩。公司口径说未来扩产都是按照订单需求来的,从这一点假设未来扩产都能卖出去。公告订单数据:今年上半年卖了2000公斤,利润6000万。再细看,现在是产能受限,3年内扩产目标从4w到48w,更远期88w。按这个利润算算,打个折扣,3年后的预期利润水平是15亿,40倍pe对应600亿。
能不能落地另说,远期故事的计算器是这样摁出来了。而好的故事关键还是配上适合这个风格的氛围。这个走出超级妖股走势,不是单纯故事能解释的,这是天时地利的综合结果,资金推动、题材主流、甚至卡住短线节点等。
最后,根据走势选择是否买入——根据包含符合模式的逻辑票的走势来介入
前提是在合适的节点,发现了符合我们模式的逻辑票。
主动挖掘靠缘分,也考验各人的挖掘敏锐程度,很难强求。
更加常见的是:
在出现明显主流赚钱效应异动的时候,有意识地在异动票中发现逻辑。
每天对几种异动票进行重点关注:比如走出非连板的强趋势、独立的涨停、连板、小阳线趋势堆叠。去复盘每个票炒啥的时候,按照我们的框架,发现有没有符合的逻辑。
接下来的问题是:你发现这个票时,它的走势和位置。
左侧埋伏。只要是符合主流赚钱效应很好的时候,你又左侧发现了一个符合上面说的几类逻辑,如果位置不错,可以比较放心买入。因为你的预期是因为主流,这个逻辑很快就能被发现,设定时间,比如一周不被认可就离场,也不至于在无望等待中损耗效率。
如果是右侧发现逻辑,首先要评估下,目前处于什么阶段。
右侧已经启动,并且属于启动的初期,是最理想的情况。
比如:初期小趋势、或首板、前面趋势涨幅不大,第一个趋势加速等初期,可以考虑直接买入。
如果处于已经启动一段,但没有太过加速,可以综合看逻辑是否足够硬(越是纯题材越要小心),或者控制仓位参与。
如果已经处于高位加速节点,并且逻辑已经发酵程度很高,已经没有预期差,无论多好的逻辑,都要谨慎一些了。这已经进入短线筹码博弈的范畴,并不是逻辑能完全解决的问题了。
以吉林森工为例,前面的小趋势堆叠、以及第二个箭头处的趋势加速板(包括后续两天的调整)都属于右侧启动的初期,可以直接尝试介入,而第三根箭头处,已经进入了短线的加速,并且消息发酵上,已经广泛科普,缺少预期差了,加上并非当时的短线龙头,参与是应该小心的。
最后是卖点问题。
我要再一次强调:必须分清楚,虽然这结合了基本面的内容,但本质上这是投机,是在一个主流赚钱效应内,以基本面之名,行投机之实。
因此:买入后如果明显走弱不符合预期,要及时离场。同时,在情绪结束后,也不能被所谓的基本面、估值所绑架,然后死扛。
尤其是偏题材的,比如新日恒力,看看死扛的后果。即使是基本面确实很实质,可落地的,在短线的情绪高点,也以先兑现为主。真的好的话,跌下来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