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个问题,跟题材以及个股地位是否有关系?
这个结论不用讲大家都知道,当然是有关系,短线逻辑不就是炒这些麽,如何看待他们的关系?
托尔斯泰说过:“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放在这里也是如此,成功的票都是相似的,失败的都有各自原因。
所以,下面从失败案例角度,来看看哪些特征的容易失败?反之,就知道成功要素了。
1,没板块加持的独立逻辑容易失败。在主板能浑水摸鱼,在创业板非常不行。比如说杂毛题材,上面的恒泰艾普,聚隆科技,锦富技术都是炒独立的股权逻辑,而且股权板块只有16年爆炒过,自那以后都是小板块,个股自己炒自己,互相也没联动性。印象中,注册以来只有科隆股份成功过,那还是扛过二板,三板换手才熬过来,其他多数半路就卒了。
2,有板块加持的不是前排容易失败。同样也是,在主板能浑水摸鱼,在创业板不行。创业板一进二相当于主板四个涨停板,炒题材达到这个高度,除非题材超级大点,如当时的三代半导体,普通题材的跟风票根本无法达到这个高度。
在创业板,普通题材跟风涨40%?资金还不如去做首板套利了。这是创业板晋级显著区别于主板的地方,要么ok,要么不ok,没有中间模棱两可可供选择,话说回来,一进二已经涨40%了,靠浑水摸鱼怎么能成。
如,赛摩智能,当时龙头是酷特智能,晓程科技,当时主流是乾照光电,任子行当时也不是龙头,很容易失败。
3,资金对首板一字接力认可度不高。首板一字(竞价),之前专栏讲过这个模式,最近出现的比较多,拾荒网,一个有价值的炒股知识进阶网站。如川环科技、力星股份,但这些纯粹是情绪博弈,次日不好接,失败的多。
4,至少预期题材炒三天,才值得做接力晋级。成功案例几乎都是这样的,第一天启动,第二天晋级,第三四天有希望再炒炒,二板后接力资金有念想,游戏才能进行下去。
单纯这一点,其实已经剔除80%的轮动小题材了,如广信材料,当时主流是新能源车,光伏和军工,科技只是属于小支线轮动,不说一日游,两日游都算是好的了,这样的题材,显然接力性价比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