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问题:支线的逻辑识别
接下来的问题是,支线逻辑如何发现,同时逻辑本身的优劣如何判断?
首先前提是一个板块已经积累了非常强的赚钱效应,这点不赘述,当出现了这样的市场信号,则要从战略上重视板块出现的新支线。
接着,需要有对支线发酵路线的演进有一个基本认识,市场大致是往什么方向发酵的?
注意这并不一定要求你,能比别人更快发现,但是最好能够做到:
战略上重视新支线——你从盘面上看到新支线的可能性异动——发现是符合板块扩散路径的且有逻辑——加入备选的名单。
从文章开头整理的数据表,也可以看出大板块补涨的两个主要思路:
1)一个大板块炒作(尤其是具备产业链上下游联系的),一般从由主干炒作到越来越细分。
比如炒锂电池,最直接的炒作标的是锂矿,以及下游隔膜、电解液、正极这样最直接的"成品"本身。
越早期,炒作的品种越直接,比如,从2019年年底开始炒新能源,在最开始,炒宁德时代(电池本身),隔膜,电解液,锂矿等,从今年开始,才开始大炒电解液的上游六氟。一方面是产业链传导是需要时间的,另一方面就是,越早期,资金越聚焦。
随着行情推演,市场的补涨方向则开始找各个方向上的上游,原材料是谁,一步步越来越细分。
比如:磷化工
我们放在产业链的图里面去看:
新能源汽车电池的正极,目前有两种方案,最主流的是三元材料正极,其次是磷酸铁锂正极。
在以前磷酸铁锂不受待见的原因是因为续航时间相对短,但经过类似比亚迪刀片电池这样的技术革新,磷酸铁锂用量比以前增加,比亚迪'特斯拉等都推出磷酸铁锂版本。那么,磷酸铁锂用量提升,其上游是什么,是否也高景气?
这是基本面角度去看,我们从炒作角度去分析:
1)目前锂电池是明显主流,并且已经进入发掘分支逻辑的阶段
2)相对于高位加速的锂电材料来说,磷酸铁锂,尤其是其上游的磷化工是涨幅相对小的,并且磷化工也基本没有被当作新能源属性来炒作过。
至少说明,这是具备作为补涨分支来炒作的潜质的,那么,如果有明显的强势异动,这是值得留意的板块。
对于短线选手来说,后面的分析往往在认真了解所谓基本面之前,也更加的实在。
类似的,还有PVDF。都属于板块往上游产品去挖掘,如果你留意到了异动,你或许可以不对基本面了解得那么清楚,但要反应过来的是,作为一个分支的上游产品,同时涨价能算出计算器,再配合出现的节点,应该当作重点的炒作标的来看。
要让自己反映足够快,最好对于炒作的板块有一个基础的产业链梳理,比如,起码知道电池是由哪几个方面组成的。拾荒网,专注短线技术技巧进阶。
2)其次,同行此二线票的补涨。
除了往产业链去发酵扩散,另一个典型的补涨思路是,行业龙头大涨,找出那些有瑕疵的,同行业的小标的进行补涨。
比如:江苏国泰,电解液
电解液作为涨价最好的一个品种,相应的股票天赐材料,是走了很久的长牛,也是4月份之后最先新高的锂电大品种,上游的六氟也已经被市场炒作到高位。而这样的赚钱效应下,就有资金寻找同行业中,也许有瑕疵的票。
江苏国泰有个持股92%的子公司,瑞泰新材,中信在ipo,已经第二轮问询
估值重估:瑞泰新材是电解液行业第二,行业老大是天赐材料,1000亿市值,第三的新宙邦480亿市值。瑞泰新材上市后大约在400亿一500亿,江苏国泰就显得低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