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仓位管理,个人认为和操作风格息息相关。谁都希望能满仓涨停,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单票或者多票满仓状态下的回撤会造成自我怀疑,会造成心态上的打击。
我经常给大家强调的无脑仓位管理模式就是指数跌破10日线(特别是高位下破10日线),无脑把仓位降低到半仓以下,甚至20%,甚至空仓都没问题。
适用于指数和个股。
指数在经过一轮上升趋势之后,跌破10日线就是一个需要明确的减仓信号。
特别是在明显的单边上涨行情之后,这种跌破10日线的减仓信号的确定性非常强。
我们可以看到,2020年3次大的回调,都明确出现了指数跌破10日线的情况。如果在你的风控系统中,你严格执行了这条无脑仓控模式,基本上大的回撤都可以避免。
在这种指数的系统性风险下,和你的交易风格并没有关系,无论是短线,还是中长线,指数如果一旦出现持续性下跌的风险,基本上倾巢之下无完卵。
在明显的箱体震荡行情中,跌破10日线的减仓作用相对会弱化。因为箱体震荡不是单边下跌。跌破10日线减仓主要防止单边下跌的系统性风险。
金融,其实就是一个考验风险管理的活动,无论中线长线,还是短线,都需要有严格的风险控制系统。
对于个股来说,长线的绩优股贵州茅台破10日线后依然难逃大跌的命运,哪天站上10日线再买回来就是。君子不立围墙之下。
其余的个股,跌破10日线之后持续下跌的例子数不胜数。
我个人的操作习惯来说,一只持有的个股,跌破5日线减半,跌破10日线清仓。
我一般不参与10日线以下的个股,除非是大的底部或者波段性低点,出现恐慌性杀跌的时候,我才会考虑10日线下买股票。
以上,说的是指数和个股的仓位在系统性风险下的管理模式。
再说一下平时震荡行情或者上涨行情中的仓位管理模式。
以个人操作风格来说,超短加中线。
超短的账户只做超短,中线账户只做中线。
超短的目的是获取暴利,因此看中的龙头当然是仓位越重越好。超短的交易目的其实就是重仓大赚,所以超短的终极理想状态其实就是满仓龙头。例如满仓王府井,例如满仓光大证券,满仓浙商证券。这都是在市场氛围好的情况下出现人气龙头之下的持仓最理想状态。
但是在超短实际交易过程中,这种理想状态出现的时机相对较小,平时需要不断试错。而市场在一段时间或者一个题材中,基本只有一个龙头,分仓越多,反而越容易买到杂毛。
因此,一般建议,纯超短模式下的个股个数不应该超过三只。
因为在行情非常火爆的情况下,市场可以3条主线同时运行,三支票对应三个题材龙头。如果持有超过3只票以上,那么大概率会买到杂毛。这就是超短不能分仓太多的原因。
这里插一句,新手做短线,真心建议轻仓学习,因为做错的代价太大。我见过的有一定基础的交易者,开始涉足短线交易之后,最快的稳定盈利,也起码是1-2年,这还是在全职交易的状态下。这人年轻刻苦,思维敏捷,但是在学习超短的过程中,前期亏损也非常严重,有时候做错,重仓十几二十点亏损,需要好一阵子才能恢复过来,这就是短线学习的艰难之处,但是经过两年之后,稳定盈利,出手次数反而更少,收益却更加优秀。这也是短线交易在经过涅盘重生之后的魅力。
如果是非超短型选手,例如中线低吸选手,或者套利类低吸选手,可以选择5支票,第一次建仓,每只票10%仓位,看好或者走出来的时候单只票就提升到20%仓位,行情好的时候,5支票,每只20%仓位,基本不会踏空行情。
比如,选择一只票,可以观察该股在5日线或者10日线上的状态来控制仓位,站上5日和10日,就给20%仓位,破5日,减10%仓位,破10日,清掉,站上,再加回来即可。
图中这些标记点,都是增减仓的位置。
最终来说,仓位管理还是和操作风格有关。拾荒网(10Huang.CN),专注短线龙头战法技术技巧进阶。
没有固定的交易模式,从1成仓学习,好处是可以快速测试自己模式的成功率,成功率逐渐上升之后,该模式下的仓位可以达到2成。
即便交易模式成熟,也不建议满仓梭哈。因为总有犯错的时候,重仓一旦失误,心态就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哪怕你实在看好一个品种,也可以采取分批买入的方式进场。
我身边的大佬多数都是分仓交易,因为交易是长跑,不要过于纠结一次满仓暴赚,长期稳定盈利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