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是2020年11月30日到12月1日大盘走势,首先看11月20日的上证指数:
早盘小高开,震荡上行,结果午后突然出现一波快速杀,尾盘半小时杀破平盘翻绿,K线图里面显示一个空头的射击之星。
这是非常典型的弱势结构。
隔日一般的预期是低开,因为早盘冲进去的人都被套牢了,隔日有止损的需求,他们会抢跑。这就是短线恐慌。
但事实上,隔日有没有走弱呢?
没有。
我们看一下12月1日的上证指数:
上证指数平开,在平盘附近短暂翻绿,随后快速拉起,这是一个非常微弱的反破分时新高。随后早盘半小时持续破分时新高,开盘一个小时同样持续破分时新高,早盘上冲到红盘一个多点。
这时候的大盘,已经有非常明显的反包迹象。
午后大盘持续破分时新高,最终收盘收红盘1.77%。这就是非常典型大盘弱转强的结构。
我们来分析一下其中弱转强的结构:
弱转强,首先需要一个弱:弱在哪里呢?
11月30日的分时就是弱。这种弱,体现在两个方面:
1、分时的弱:早盘分时冲高,午后持续回落,最终K线形态显示空头的射击之星;
2、弱预期:隔日的大盘预期是低开,或者低开低走;
弱有了,那么强呢?
12月1日的分时是强,这种强,体现在两个方面:
1、分时的强:大盘平开高走,持续破分时新高;
2、强预期:当天强势反包,隔日的大盘预期是高开,或者平开高走。
最后要有强预期。
本次行情的强预期非常清晰:牛市预期。
这里涉及到大盘弱转强的两个基本的预期:区间下边界的大盘弱转强,有震荡预期;区间上边界的大盘弱转强,有牛市预期。
出现在区间震荡的上边界,当然是牛市预期。
现在的问题来了:大盘弱转强的时候,我们如何寻找买点。
是不是要等到弱转强出现以后,才去找买点?
当然不是,如果在弱转强成立以后找机会,往往慢了市场一拍,很容易追涨套牢。所以,我们在市场出现弱势以后,就应该密切观察市场是否出现超预期的现象。
我的经验有两点——
1、分时能否不跌反涨,持续破新高。
开盘半小时,市场成交非常活跃,如果反抽破新高,有可能骗炮,但如果开盘1小时依然能破分时新高,那么说明场外资金不惧砸盘,这是真正看好的标志,持续性可以保证。
2、观察指数上涨过程中金融股的表现。
指数最大的权重是金融股:区间下边界,金融股上涨,有护盘预期;区间上边界,金融股上涨,有牛市预期。
所以,大盘弱转强的过程中,要密切观察驱动大盘上涨的因素是什么,金融股有没有异动。
比如12月1日,除了观察到指数持续上行,我还看到青岛银行高开高走,开盘15分钟上涨停,作为银行板块情绪标杆的厦门银行,平开上冲,持续破分时新高,最终午后上涨停,而银行板块的行业龙头,工商银行11月30日大跌之后,并没有续杀走弱,而是平开高走,券商龙头中信证券同样是平开震荡稳住了。拾荒网(10Huang.CN),专注短线龙头战法技术技巧进阶。
说明指数的上涨背后有金融股支撑,这时候,大盘的弱转强往員备持续性和爆发力。
所以大盘弱转强的买点时机在哪里?
考虑两个方面:
1、开盘1小时大盘能否持续破分时新高;
2、金融股能否稳住,甚至持续走强;
以上就是大盘弱转强的判断方法,以及买点。
标签: 弱转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