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材挖掘可以分为几种类型,包括政策相关类、市场主线类、突发事件类、景气上升类、对标类及其他,不同类型的题材的发现和判断的方式方法都不一样。
上一章介绍了政策相关类、市场主线类、突发事件类这三类题材,本章继续介绍景气上升类、对标类和其他题材。
景气上升类题材
涨价是景气上升的体现,而产品成为爆款、订单快速放大等也都是景气的标志。
(一)涨价类
自从2017年方大炭素这个5倍大牛股之后,市场学会了按计算器,简单粗暴的产品价格*产能=收入,再扣除相对固定的费用,得出了净利润。
价格永远是行业景气的最好指标,按计算器也是算估值和空间的最好的方式,这个在最近几个月的周期股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华昌化工、中盐化工、江苏索普、沈阳化工、新安股份、神马股份、新乡化纤等等一大批标的,在产品价格快速上涨的过程中,都不约而同的按下了计算器,算出了只有6-7倍pe,甚至只有2-3倍pe,然后实现了一大波上涨。
这些化工股的涨价逻辑,就不详细阐述了。
下面举稀土为例。
稀土一直以来在A股的人气和辨识度就非常高,长期拥有大批量的粉丝和拥趸,但是也有着渣男的垃圾称号。
所以想要挖掘出稀土的大机会,必须要发现稀土板块的变化,而且必须要是新的大变化。
今年1月10日,在经过各类资料的整理、分析,和诸多圈内好友讨论之后,把稀土板块的价值重估机会给挖掘出来了,之后稀土板块开启了一个多月的主升浪。
那么当时是如何发掘到稀土的机会的呢?
其实就是从发现稀土核心产品(镨钕氧化物等)涨价开启的。
当时的市场环境是,新能源产业链板块的炒作如火如茶,特别是已经从新能源车的下游炒到了上游锂钴镍等资源品,锂价格都在疯涨,而同样作为新能源产业链的重要原料的稀土,价格也在疯涨,但是市场却没有被重视。
于是就开始了仔细的挖掘和思考。
从先看核心产品涨价的幅度,再看涨价的原因,再到涨价的持续性和预期高度,同时请教产业内人士对产品价格的看法,最后再来测算上市公司的空间和弹性。
最好的题材是需要有不断的催化的,而稀土板块的持续性和人气都能持续走高,就是因为有持续的催化。
从涨价因素开始,发现其供给端压缩,需求端快速爆发,同时,政策也在发力,出台了《稀土规范管理条例》等文件,而后又有核心龙头公司的业绩预告,一波接着一波的催化,共同创造了稀土板块一波接一波的大行情。
由于涨价类的题材挖掘,简单粗暴的按计算器,而且很多时候最后能体现在业绩上,持续性经常都比较可观,经常会出现二波、三波的机会,所以是一个可以持续跟踪的挖掘方式。
比如现在市面上能看到的这些化工股、钢铁股、有色股等等,在2月份主升浪结束后,调整了很长一段时间,现在又在5月份随着业绩的释放,再次创下了新高
关于涨价类题材的挖掘,核心的挖掘方式就是跟踪行业内核心产品的价格,不同行业的价格跟踪方式有很多,比如有商品的期货价格,还可以跟踪百川咨询、卓创咨询等等行业网站。
最好的方式还是在长期的投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人脉圈子,每个子行业里面,最好能有一个熟悉的产业人士,他能定期和你聊一聊产品价格、行业景气度等等情况。如果没有,那也无妨,看公开资料足够了,尤其是大品种的价格可以查询的方式很多。
涨价类题材往往是最性感的挖掘方式,所以对于产品价格的变动是需要变得异常敏感,特别是短期大涨的,需要好好重视。
(二)爆款类
爆款题材(1)-妙可蓝多
爆款产品的出现往往是在消费行业,而且容易快速的集聚人气,因为爆款产品之所以成为爆款,那是因为他就涉足在人们的生活周边。
可以看看妙可蓝多,爆款奶酪棒。
就在身边的爆款奶酪棒,做到极致,大行业中的小公司。
从2019年至今,两年多时间,股价从不到7元到现在75元,10倍+涨幅。
说妙可蓝多这个,不是说这个10倍都能由题材挖掘者挖到并且持有拿住,这持股的艰辛可能价值投资者会更清楚一些,而是为了说明,拥有一个爆款产品的威力有多大。
爆款题材(2)-元气森林
如果说妙可蓝多是属于机构大爱,持有者的盛宴,那么,去年的保龄宝的炒作就完全是题材挖掘者的功劳。
过去两年,元气森林依靠“无糖"概念迅速走红,成为健康饮料的“现象级"代表。
于是有题材挖掘老师就去挖元气森林这条线了,然后挖出了其代糖"赤薛糖醇"的供应商--保龄宝(002286.SZ)。
从去年7月9日,正式启动的9元开始算,到8月13日的最高点25元+,涨幅也是惊人的。
这就是在消费行业中,能够通过感知身边和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吃的、喝的、用的等等,在日常生活中去挖掘机会。拾荒网,一个有价值的深度炒股知识学习网站。
爆款题材(3)-漫步者
当时是偶然的机会,发现了智能音箱销量好,而真的仔细搜集整理数据之后,才发现,原来是tws耳机卖得更好,销量爆棚。
第一时间是在京东和淘宝天猫上去搜索漫步者的产品,就能直观上发现销量很好,而且排名很靠前。
之后才找了爬虫公司,把在各大电商平台的按照品类划分的数据,横向/纵向的数据都整理出来,才看到原来是如此的爆款。
在之后,漫步者就开启了主开浪,两个月张了5倍。
爆款产品的疯狂。
(三)订单类
订单类的例子更多的是在制造业,因为很多都是toB的业务,产品形式都是以订单的形式来签订。
最典型的就是英科医疗了,市场上最靓的仔,一年30倍。
一个原本默默无闻的做手套制造的公司,在全球疫情下,迎来了行业大景气,订单爆棚,同时公司产能也快速扩张,从二三十亿市值的公司,成长为超干亿的知名企业。
同样,4月份,题材挖掘的由来,也是从造船订单爆棚开始的,结合历史上订单的量和价的情况,逐步跟踪,希望能在较为底部的区域拿到便宜的筹码。
跟踪企业和产业的订单情况,往往是需要进行深入的产业调研和企业沟通,所以这个对于一般的散户投资人是略为困难的,更加适合大的机构投资人,因为他们经常能获得这些龙头上市公司的第一手消息。
但是这个也无妨,做题材挖掘的选手,可以通过更多的上市公司公告和行业新闻等信息,对订单的爆棚程度以及行业的景气程度进行判断,可以赚认知差的钱。